[發明專利]建筑立面測繪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82679.8 | 申請日: | 2018-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767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維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立面測繪圖 測繪 建筑立面 建筑部位 三維模型 環節 數字化 繪制 數字化建筑測繪 測繪草圖 標線 建模 攝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立面測繪方法,包括三個測繪環節:標線環節、攝影環節和建模環節。使用本發明數字化建筑測繪方法,首先建立擬測建筑部位的數字化三維模型,然后以該數字化三維模型為依據生成擬測建筑部位的建筑立面測繪圖。與使用現有技術,依據在測繪現場手工操作繪制的建筑立面測繪草圖繪制的建筑立面測繪圖相比,使用本發明方法獲得的建筑立面測繪圖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測繪建筑立面的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建筑測繪方法的弊病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是傳統建筑測繪方法使用手工繪圖工具和手工繪圖方法,以及手工測量工具和手工測量方法實施建筑測繪,這導致該建筑測繪方法建立在手工操作的基礎之上,測繪成果的精確度和工作效率都亟待改進。其二是使用傳統建筑測繪方法實施建筑測繪時,需要測繪者直接接觸擬測建筑部位才能對該建筑部位實施建筑測繪,因此無法完成測繪者不能直接接觸的建筑部位的建筑測繪。其三是使用傳統建筑測繪方法無法精確測繪外表面為單曲面幾何形體、外表面為中心軸對稱的雙曲面幾何形體的建筑部位的建筑立面測繪圖。其四是傳統建筑測繪方法的測繪成果建筑立面測繪圖的繪圖方法采用手工繪圖方法,依據在測繪現場手工繪制的建筑立面測繪草圖手工繪制成品建筑立面測繪圖,成果的精確度和工作效率較低。近年來已改進為依據在測繪現場手工繪制的建筑立面測繪草圖使用CAD軟件繪制建筑立面測繪圖,但是依然存在將手工繪制的建筑立面測繪草圖人工轉換為CAD建筑立面測繪圖的問題,關鍵性的建筑立面測繪草圖仍然采用傳統的手工操作模式,成品建筑立面測繪圖的精確度和工作效率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并沒有本質性的改變。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立面測繪方法,用于簡便精準的測繪出復雜建筑立面。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建筑立面測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固定自動安平激光標線儀,利用該激光標線儀向擬測建筑部位的外表面投射水平或垂直激光扇面,所述激光扇面與擬測建筑部位的外表面相交形成建模標示線,所述擬測建筑部位的外表面為單曲面幾何形體或平面幾何形體,所述擬測建筑部位的外表面的位于建模標示線上的法線均在所述激光扇面所在的平面上;
(2)在擬拍攝的擬測建筑部位的取景范圍內,獲取兩組線段或兩組線段的定位點,每組線段含有兩根相互平行的線段,所述線段為水平線或豎直線,不同組的線段相互垂直;獲取一個與擬測建筑部位相交的平面,該平面與所述激光扇面垂直,在該平面內再獲取一個幾何圖形或構成幾何圖形的定位點,測量繪制所述幾何圖形所需的定形尺寸;
(3)固定攝影裝置,利用該攝影裝置拍攝所述擬測建筑部位的照片,所述照片中顯示有所述建模標示線,且所述照片中顯示有所述兩組線段或兩組線段的定位點,所述照片中還顯示有所述幾何圖形或構成幾何圖形的定位點;
(4)使用建模軟件,以所述照片中的兩組線段或兩組線段的定位點為依據,調整建模場景的透視關系以使該建模場景的透視關系與所述照片中的擬測建筑部位的透視關系匹配;
(5)依據步驟(2)所述定形尺寸繪制相應的幾何圖形,以該幾何圖形為建模尺寸參照面縮放步驟(3)所述照片,縮放后的照片與該建模尺寸參照面相匹配,以縮放后的照片為依據建立所述擬測建筑部位的三維模型;
(6)以步驟(5)所述三維模型為依據生成擬測建筑部位的建筑立面測繪圖;
(7)通過圖像處理技術將步驟(6)所得的建筑立面測繪圖分割出各具風格的局部特征并構建特色建筑立面及構件的特征庫;
(8)利用基于圖像的三維測量技術智能獲得建筑墻體的關鍵尺寸參數;
(9)按照墻體所包含的構件特征將構件特征庫中的模塊按照實際測量的參數進行尺寸縮放,形成具有真實物理尺寸和建筑構件特征的墻面元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826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