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穎的栽培裝置和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80226.1 | 申請日: | 2018-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161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羅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綠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栽培裝置 轉銷軸 滑移腔 混料腔 頂部端面 花鍵孔 主架體 花鍵 進腔 支架 轉銷 栽培 內花鍵配合 底部端面 頂壓彈簧 頂壓配合 配合安裝 升降組件 轉動配合 左右對稱 內底壁 內頂壁 穿入 底架 升降 互通 | ||
1.一種新穎的栽培裝置和栽培方法,其使用一種栽培裝置,所述栽培裝置包括通過升降組件升降配合安裝在支架右側端的主架體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架右側端底部的底架,所述主架體頂部端面內放進腔,所述放進腔底部末端互通設有混料腔,所述混料腔內底壁內左右對稱設有第一滑移腔,所述第一滑移腔內轉動配合安裝有穿入所述混料腔內的第一轉銷軸,所述第一轉銷軸頂部末端安裝有轉銷盤,所述轉銷盤頂部端面與所述第一滑移腔內頂壁之間頂壓配合連接有第一頂壓彈簧,所述第一轉銷軸底部端面內設有花鍵孔,所述花鍵孔內花鍵配合連接有花鍵臂,所述花鍵臂底部末端固設有第二轉銷軸,所述第二轉銷軸穿入所述混料腔下側的第一傳送腔中且轉動配合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送腔與所述混料腔之間的部分,所述第一傳送腔左右對稱設置在所述主架體內壁體中,左右兩側的所述第一傳送腔之間向下延伸設有第二傳送腔,所述第二傳送腔與所述第一傳送腔之間左右對稱轉動配合安裝有第三轉銷軸,所述第三轉銷軸穿入所述第二傳送腔內且末端固設有第一錐狀輪,所述第三轉銷軸穿入所述第一傳送腔內且末端固設有第二錐狀輪,所述第二錐狀輪上側嚙合設有第三錐狀輪,所述第三錐狀輪固設于所述第二轉銷軸底部末端,所述第一傳送腔中的所述第三轉銷軸外表面周向固設有偏心輪,所述偏心輪上側頂壓配合設有推臂,所述推臂滑動配合安裝在所述第一傳送腔與所述混料腔之間的部分,所述第一轉銷軸外表面周向底部轉動配合安裝有轉塊,所述轉塊與所述推臂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傳送腔內滑動配合安裝有第一滑移塊,所述第一滑移塊頂部端面內固設有第一馬達,所述第一馬達頂端動力連接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狀輪嚙合的第四錐狀輪,所述第二傳送腔左右兩側內壁內對稱設有第一導移腔,所述第一導移腔內滑動配合安裝有與所述第一滑移塊固定連接的第一導移塊,所述第一導移塊頂端面與所述第一導移腔內頂壁之間頂壓配合連接有第二頂壓彈簧,所述第二傳送腔內底壁內設有第一滑移腔,所述第一滑移腔內設有驅使組件,所述第一滑移腔左右兩側對稱設有上下延伸且與所述混料腔互通設置的排泄腔,左右兩側的所述排泄腔之間相互互通且貫穿所述主架體底部端面,所述排泄腔與所述第一滑移腔之間設有開合組件,所述支撐架右側端面內設有漏保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穎的栽培裝置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驅使組件包括滑動配合安裝在所述第一滑移腔內的雙斜角滑塊,所述雙斜角滑塊頂部端面與所述第一滑移塊底部端面抵接,所述雙斜角滑塊底部端面內螺紋配合安裝有螺狀桿,所述螺狀桿底部末端動力連接有第二馬達,所述第二馬達外表面固設于所述第一滑移腔內底壁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穎的栽培裝置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合組件包括左右對稱互通設置在所述第一滑移腔與所述排泄腔之間的第二滑移腔,所述第二滑移腔中滑動配合安裝有斜角滑塊,所述第二滑移腔內頂壁內設有第二導移腔,所述第二導移腔中滑動配合安裝有與所述斜角滑塊固定連接的第二導移塊,所述第二導移塊遠離所述第一滑移腔一側的所述第二導移腔內頂壓配合連接有第三頂壓彈簧,所述排泄腔遠離所述第一滑移腔的一側端面內固設有與所述斜角滑塊相對設置的觸控器,所述排泄腔與所述混料腔連接處左右對稱設有凹進腔,所述凹進腔內滑動配合安裝有遮板,所述遮板與所述凹進腔遠離所述第一滑移腔的一側內壁之間固設有拉伸彈簧,所述排泄腔朝向所述第一滑移腔的一側端面內固設有與所述遮板相對設置的電磁裝置,所述電磁裝置與所述觸控器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穎的栽培裝置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架右側端面內的燕尾腔以及滑動配合安裝在所述燕尾腔內的燕尾塊,所述燕尾塊與所述主架體固定連接,所述燕尾腔內頂壁內設有通腔,所述通腔內頂壁內設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內轉動配合安裝有第四轉銷軸,所述第四轉銷軸左側延伸末端動力連接有第三馬達,所述第三馬達固設于所述空心腔左側內壁內,所述第四轉銷軸外表面固設有卷線器,所述卷線器與所述燕尾塊之間固設有拉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穎的栽培裝置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銷軸外表面周向固設有多組混料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穎的栽培裝置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保裝置包括嵌設在所述支撐架右側端面內的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安裝有有漏保;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當需要混合攪拌工作時,將肥料從放進腔中放入混料腔內,啟動第一馬達即可帶動混料漿轉動,同時由于偏心輪對推臂往復頂壓,從而帶動混料漿轉動轉動的同時上下往復運動,即有效增加攪拌均勻性,當需要排料工作時,啟動第三馬達帶動卷線器轉動將拉繩繞起,從而帶動燕尾塊以及主架體向上升起,然后啟動第二馬達帶動雙斜角滑塊向下滑動,由于第二頂壓彈簧的頂壓作用,第一滑移塊向下滑動使第四錐狀輪與第一錐狀輪脫離嚙合,同時,由于第三頂壓彈簧的頂壓作用,左右兩側的斜角滑塊朝相對方向滑動,從而脫離與觸控器的觸碰,進而自動控制電磁裝置斷電,由于拉伸彈簧拉伸作用,遮板完全滑入凹進腔內,此時排泄腔處于打開狀態,混合完畢的肥料自動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綠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綠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8022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副作用的用于治療鼻出血的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栽培裝置和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