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設備的啟動裝置及啟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76737.6 | 申請日: | 2018-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407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金熙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戴樂格半導體韓國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6F9/4401 | 分類號: | G06F9/44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啟動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的啟動裝置及啟動方法。啟動裝置設置于電子設備內,其包括存儲部、主存儲器及處理器。存儲部存儲包含執行測定傳感器輸出值小型啟動代碼及用于啟動電子設備的標準啟動代碼的系統驅動代碼。主存儲器載入所述小型啟動代碼及系統驅動代碼。及處理器讀取并執行所述小型啟動代碼或所述標準啟動代碼。
技術領域
一種電子設備的啟動裝置及啟動方法,特別是利用傳感器的啟動裝置及啟動方法。
背景技術
電子設備通過與內置傳感器或外部傳感器的通信而感應周邊情況或裝置的狀態而確定動作。例如,利用識別用戶的手勢而識別移動的照相機或感應外部的存在而運行的黑匣子視頻監控系統等具有傳感器的電子設備。
由于該類電子設備根據傳感器的測定值運行,即使電子設備處于非激活狀態,其用於感應移動裝置的狀態所需的電源及傳感器執行的處理與處于激活狀態時相同。在該部分處理器一直保持激活狀態的情況下,即使電子設備為非開啟的待機中的狀態下,也會消耗大的待機能耗。
作為降低現有待機電能的技術,在包括使用電力消耗低的芯片而具有另外的處理器并周期性地測定傳感器的輸出值而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而通知使用中央處理器(CPU)的主系統的方式。對于該情況,存在需在外部增加芯片,并需要包括另外的芯片與主系統的芯片之間的通信的問題。
并且,包括未具有另外的處理器,并通過內部處理器以測定傳感器的輸出值,并周期性地啟動裝置而讀取傳感器的輸出值并判斷是否滿足特定條件的方式。為了周期性地獲取傳感器的輸出值,而使得周期性地啟動電子設備。此情況,為了單純測定傳感器的輸出值,并須整體將電子設備設定為能驅動的狀態,以初始化電子設備的硬件或存儲器,因此,按執行時間與執行代碼的大小比例而產生不必要的電力消耗。
發明內容
本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將電子設備的電力消耗降到最小化的啟動方法及啟動裝置,即使在電子設備的電源為關閉的待機狀態下,僅持續供應電源,而用于讀取傳感器的輸出值而確定動作。
并且,本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電子設備的啟動方法及啟動裝置,為了運行用于判斷傳感器的輸出值是否滿足特定條件的處理器,在電子設備關閉的狀態下,在周期性地讀取傳感器的輸出值的過程中,減少執行不必要的執行代碼,而將待機電力消耗降到最小化。
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啟動裝置,涉及一種內置于電子設備的啟動裝置,包括:存儲部,分類存儲用于測定傳感器輸出值的小型啟動代碼及用于驅動電子設備的系統驅動代碼;主存儲器,載有小型啟動代碼及系統驅動代碼;及處理器,讀取在存儲部存儲的代碼中至少一個,而載入所述主存儲器,并執行小型啟動代碼或系統驅動代碼。
所述啟動裝置的實施例還包括下面一個以上特征。
所述系統驅動代碼包括用于電子設備啟動的標準啟動代碼及操作系統圖像。
所述處理器執行小型啟動代碼以測定傳感器輸出值,并判斷傳感器輸出值是否滿足預設條件,在傳感器輸出值滿足預設條件的情況執行標準啟動代碼。
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的啟動方法,涉及一種在內置于電子設備的啟動裝置啟動電子設備的方法,該啟動方法包括如下過程:處理器周期性地接收喚醒(wake up)信號;在接收喚醒信號的情況下,將包括執行測定傳感器輸出值的代碼的小型啟動代碼載入主存儲器;將包括用于啟動電子設備的標準啟動代碼與操作系統圖像的系統驅動代碼載入主存儲器;及處理器執行存儲在主存儲器的小型啟動代碼或標準啟動代碼中任一個。
本發明的在確定電子設備的動作之前測定傳感器的輸出值時,并非啟動整個裝置內的系統,僅啟動在測定傳感器的輸出值時所必要的要素,因此,減少在裝置內向構成要素供應電源的時間,從而,降低電子設備的待機電力消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啟動裝置的框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戴樂格半導體韓國株式會社,未經戴樂格半導體韓國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767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