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速視頻眼震儀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73664.5 | 申請日: | 2018-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145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兆邦;楊曉凱;何力;鄭健;鄭炎焱;馬昌玉;楊曉國;袁剛;吳中毅;楊曉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溫州市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3/113 | 分類號: | A61B3/113;A61B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韓飛 |
| 地址: | 21516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 視頻 眼震儀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速視頻眼震儀系統,包括:眼震記錄儀、PC端及用于建立所述眼震記錄儀和PC端之間通訊連接的無線傳輸模塊;眼震記錄儀包括眼罩、設置于眼罩內的視頻采集組件及設置于眼罩內的核心控制模塊;PC端內嵌有視頻解碼模塊、瞳孔追蹤模塊和診斷模塊。本發明通過眼震記錄儀獲取眼震視頻信息,再通過5G頻段無線傳輸模塊傳輸到PC端,進行視頻解碼與分析等操作,完成了BPPV診療中眼震信息的記錄與識別功能,為疾病的診療奠定基礎。本發明通過5GHz WiFi模塊的使用,保證了視頻的高速傳輸,提高了眼震記錄儀的抗干擾能力,高清高幀率眼震視頻的獲取,提高了系統的精確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眼震儀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速視頻眼震儀系統。
背景技術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是頭部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誘發的短暫眩暈,是一種具有自限性的周圍性前庭疾病,BPPV可發生于任一側的任一半規管,亦可同時發生于雙側、二個以上的半規管。BPPV的常用診斷方法為Hallpike變位性眼震試驗,診斷的關鍵在于根據變位試驗所誘發的具有典型特征的眼震來進行定側、定位。
常見的眼震觀察記錄方法主要分為三種:肉眼觀察法、眼震電圖法和視頻眼震圖法,其中肉眼觀察法為直接觀察眼震,存在主觀性強、誤差大、微弱眼震不易觀察等問題;眼震電圖法利用電子儀器記錄角膜和視網膜之間的電位改變來記錄眼震,眼球后部和視網膜帶負電,而眼球前部及角膜帶正電,因此眼球運動就產生電位改變,在眼球周圍貼上電極,眼動時引起的電位變化就會被記錄出來,眼震電圖是眼震的客觀記錄,較肉眼觀察更為準確,但是眼震電圖法需要在患者角膜貼上生物電極,易使患者眼球感覺不適,并會受到電極安放位置的生理電位影響,導致檢測誤差;視頻眼震法利用紅外技術記錄眼震,因其不需與患者眼球接觸,不會造成患者不適,并消除了電極易受干擾的缺點,近些年來已經廣泛的運用到了實際臨床中。
現有的視頻眼震記錄儀多為有線傳輸,其空間旋轉性較差,由于在誘發眼震時需要進行變位性實驗,在治療時也需要使用特殊的手法進行復位,使用有線不利于診斷與治療;現有的無線眼震記錄儀采集分辨率或者幀率較低,導致系統的精確度不足,對微弱眼震的記錄存在缺失。本發明設計出了一整套無線視頻眼震系統,實現了高速眼震的記錄與識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高速視頻眼震儀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速視頻眼震儀系統,包括:眼震記錄儀、PC端及用于建立所述眼震記錄儀和PC端之間通訊連接的無線傳輸模塊;
所述眼震記錄儀包括眼罩、設置于所述眼罩內的視頻采集組件及設置于所述眼罩內的核心控制模塊;
所述PC端內嵌有視頻解碼模塊、瞳孔追蹤模塊和診斷模塊。
優選的是,所述無線傳輸模塊為使用5GHz頻段的WiFi模塊;所述核心控制模塊內設置有視頻采集模塊、圖像預處理模塊、編碼模塊和通信控制模塊。
優選的是,所述視頻采集組件包括紅外光源、用于將所述紅外光源發射的紅外光反射至眼睛的二向色鏡及用于接收眼睛通過二向色鏡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的攝像頭;所述攝像頭與紅外光源連接為一體,與所述二向色鏡分別處于眼睛的兩側;所述紅外光源的入射光線與二向色鏡之間的夾角及眼睛的反射光線與二向色鏡之間的夾角均為45°。
優選的是,所述視頻采集模塊將采集的眼部視頻圖像先經過圖像預處理以消除雜光的影響然后傳輸至編碼模塊,經編碼處理后通過無線傳輸模塊傳輸至PC端內的視頻解碼模塊,再通過所述瞳孔追蹤模塊提取瞳孔中心坐標數據,最后通過所述診斷模塊根據提取的瞳孔中心坐標數據進行眼震類型診斷。
優選的是,所述核心控制板的圖像預處理模塊采用灰度世界算法對采集的圖像進行預處理,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選擇校準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溫州市人民醫院,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溫州市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736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多功能的眼科觀察儀
- 下一篇:一種眼前節形態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