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孔徑梯度分布的開孔結構生物醫用鋅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73030.X | 申請日: | 2018-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05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穆永亮;王丁丁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18/04 | 分類號: | C22C18/04;C22C1/08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孔徑 梯度 分布 結構 生物 醫用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孔徑梯度分布的開孔結構生物醫用鋅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
(1)準備造孔顆粒物,造孔顆粒物的粒徑在0.5~6mm,并按粒徑分類,分成大孔顆粒、中孔顆粒和小孔顆粒;所述的顆粒物為球形的硫酸鉀顆粒、氯化鈣顆粒或氯化鈉顆粒;所述的大孔顆粒、中孔顆粒和小孔顆粒的平均粒徑比為2:1.5:1;
(2)將大孔顆粒、中孔顆粒和小孔顆粒填充到石墨坩堝中,按生物醫用鋅合金材料所需的形狀及開孔分布方式布置,構成堆積體;所述的堆積體為圓盤狀,堆積的大孔顆粒、中孔顆粒和小孔顆粒分別構成大孔區、中孔區和小孔區;大孔區、中孔區和小孔區按從中心到邊部或從邊部到中心的次序排布,任意兩個區的寬度之比在0.5~2之間;
(3)在堆積體上放置重物,使堆積體的各顆粒處于受壓狀態;然后將石墨坩堝置于加熱爐中,進行升溫和燒結,燒結溫度700℃,時間5h,燒結完成后空冷至室溫,在石墨坩堝內獲得由堆積體燒結形成的預制體;放置重物是先在堆積體上放置墊片,然后放置重物壓在墊片上,所述的墊片及重物的材質為綱,所述的重物質量為步驟(4)中鋅合金質量的0.5~2倍
(4)取出所放置的重物,將鋅合金放置在石墨坩堝內的預制體上,然后將石墨坩堝置于真空條件下,通過真空泵控制真空度為0.5Pa,再升溫至600℃使鋅合金完全熔化,形成熔體并流入預制體的空隙中;其中鋅合金的用量按熔化并流入空隙后熔體液面封蓋預制體為準;所述的鋅合金是采用金屬鋅、金屬鎂、金屬鋁、鎂鈣合金和鋁鋯合金為原料,經熔煉制成;
(5)當鋅合金完全熔化后,關閉真空泵并保溫35min,再通入氬氣對熔體加壓進行滲流,氬氣的壓力為0.6MPa,加壓時間4min;加壓完成后熔體隨爐冷卻至370℃,最后空冷至室溫,制成復合體;
(6)將復合體中的預制體成分去除,制成孔徑梯度分布的開孔結構生物醫用鋅材料,預制體成分去除的方法為:用水沖洗復合體,清除或溶掉預制體成分,然后置于去離子水中,在超聲條件下清洗15~30min,進一步去除殘留物,再置于無水乙醇中,在超聲條件下清洗20~50min,最后取出風干或烘干;所述的孔徑梯度分布的開孔結構生物醫用鋅材料材質為鋅合金,成分按質量百分比含Al 3%,Mg 1%,Ca 1%,Zr 0.1%,余量為Zn和不可避免雜質,該材料的表面及內部分布有互相連通的開孔,開孔的形狀以球形為主,開孔的孔徑在0.5~6mm,并且開孔的內徑沿徑向呈梯度分布;其壓縮強度10MPa,彈性模量5GPa,孔隙率7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7303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強度鈦合金絲材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含鈧鑄造鋁鋰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