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金屬的有機絡合物及其有機發光器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69138.1 | 申請日: | 2018-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03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韓春雪;蔡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海譜潤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F15/00 | 分類號: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春市北湖科技***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發光器件 有機絡合物 第一配體 輔助配體 金屬 氮配 電子云 三價金屬陽離子 有機光電材料 摻雜材料 發光效率 發光性能 共軛結構 光電性質 熱穩定性 位阻基團 穩定中心 振動能量 電壓低 富電子 絡合物 配合物 配體 制備 驅動 引入 表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金屬的有機絡合物及其有機發光器件,涉及有機光電材料技術領域。該結構包括第一配體和輔助配體,其中第一配體通過引入大π共軛結構和位阻基團,克服器件在大電流密度下效率的滾降的問題;輔助配體中的富電子的雙氮配位結構有利于穩定中心三價金屬陽離子,同時也會影響銥上的電子云分布,進而對整個配合物分子的光電性質產生很大的影響,并且雙氮配位結構的配體與金屬構成的四元環具有更強的剛性,有利于減少不必要的振動能量損失,實現高效的發光性能。通過調節取代基基團,使絡合物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性質。將其制備成器件,尤其是作為摻雜材料,器件表現出驅動電壓低、發光效率高的優點,優于現有常用OLED器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光電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金屬的有機絡合物及其有機發光器件。
背景技術
1987年美國柯達公司的鄧青云等人首次通過真空蒸鍍的方式將有機化合物蒸鍍成無定型的有機薄膜,并選擇不同的有機材料作為空穴和電子傳輸層制備了雙層的OLED器件,器件在電壓為10V左右時,器件發光亮度達到了1000cd m-2,最大外量子效率EQE(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為1%左右,表現出了非常好的電致發光性能,這標志著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已經具備了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從此之后,各大公司以及科研機構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資源進行有機電致發光方向的研究。1990年英國劍橋大學的Friend等人通過溶液加工的方式制備了基于高分子材料poly(p-phenylene vinylene)(PPV)的單層OLED器件,使得高分子材料也逐步應用于有機電致發光領域。199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Forrest等人報道了以八乙基卟啉鉑(PtOEP)為客體的摻雜磷光器件。有別于以往熒光材料中內量子效率僅為25%這一限制,磷光材料實現了100%的內量子效率,磷光電致發光材料的發現是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
近二十年來,磷光發光材料在有機電致發光中的應用受到了學術界廣泛的關注,相關的磷光化合物包含了具有平面結構、d8電子組態的Pt(II)、Pd(II)、Au(III)配合物,以及具有八面體結構、d6電子組態的Ru(II)、Rh(III)、Re(I)、Ir(III)、Os(II)等配合物。其中研究較多的是鋨、銥、鉑及釕的配合物,他們都有較佳的發光效率,且具有較短的磷光半衰期,從而大大減少非輻射方式衰退的幾率。銥配合物由于具有較短的磷光壽命、較高的磷光量子產率、較好的熱學穩定性、正八面體的配位結構也不易形成較為嚴重的π-π堆積等優異性質,成為了設計新型高效紅光至近紅外磷光材料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綠光、黃光有機磷光材料的效率及壽命已經基本能達到產業化的要求,但是高性能的紅光磷光材料仍有待進一步的開發。金屬銥絡合物由于具有磷光壽命較短、發光效率高、合成提純簡單、光色易調節、良好的熱學及電化學穩定性等優點,成為了設計新型高效紅光磷光材料的一個研究熱點。
目前,有機發光器件已經向著實用化、商品化發展,但在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壽命上仍需要進一步的提高,這對有機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設計新的性能更好的材料進行調節,一直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金屬的有機絡合物及其有機發光器件,本發明提供的含金屬的有機絡合物具有驅動電壓低、發光效率高的優點,是性能優良的有機發光材料。
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含金屬的有機絡合物,結構式(Ⅰ)為:
其中R1、R2獨立地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雜芳基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海譜潤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春海譜潤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691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