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類醌式結構化合物作受體材料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65963.4 | 申請日: | 2018-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7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孫世新;邢蓉;孫瑞;王華;方東;李振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1L51/42 | 分類號: | H01L51/42;H01L51/46;H01L51/48;C07D48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7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受體材料 醌式結構 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 太陽能電池 制備 形貌 光電轉換效率 電池器件 電荷轉移 電子離域 短路電流 給體材料 光學帶隙 光學吸收 截止波長 近紅外區 開路電壓 溶液加工 吸光性能 最大吸收 活性層 應用 拓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類醌式結構化合物作受體材料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該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電子離域和電荷轉移導致較窄的光學帶隙和強的光學吸收性質,最大吸收截止波長拓展到近紅外區,活性層吸光性能好,形貌調節簡單的特點;本發明提供了該類化合物進行溶液加工制備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的方法。以化合物DPPMDPC6為受體材料與商業化的給體材料PTB7制備電池器件產生的開路電壓為0.88 V,短路電流為12.84 mA/cm2,光電轉換效率達到6.12%。本發明為醌式結構化合物作受體材料在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中提供新的思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光伏材料領域,涉及一類醌式結構化合物作受體材料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傳統的太陽能電池的受體材料是富勒烯衍生物,該類化合物存在著可見光區吸收弱、較低的形貌穩定性及軌道能級難調節的問題(
目前研究較多的非富勒烯類受體材料主要包括酰亞胺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類醌式結構化合物作受體材料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一類吡咯并吡咯二酮骨架的醌式結構化合物,其結構如式I所示,標記為DPPMDPC6。
式I
本發明提供的制備式I所示的化合物DPPMDPC6的方法參考文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師范學院,未經鹽城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6596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機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機材料與其他材料的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態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藝方法或設備
H01L51-05 .專門適用于整流、放大、振蕩或切換且并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電容器或電阻器
H01L51-42 .專門適用于感應紅外線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專門適用于將這些輻射能轉換為電能,或者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的控制
H01L51-50 .專門適用于光發射的,如有機發光二極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