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適應的數據恢復流控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65004.2 | 申請日: | 2018-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040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學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6 | 分類號: | G06F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楊毅玲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適應 數據 恢復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一種自適應的數據恢復流控方法,包括:定期同步分布式存儲系統中的各個存儲節點的信息;當偵測到有存儲節點發生了故障時,獲取發生故障的存儲節點的存列表;識別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用戶應用的IO負載類別;根據所述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的IO負載類別計算當前統計周期對應的流控閾值;根據所述存儲列表及所述當前統計周期對應的流控閾值,對發生故障存儲節點的當前統計周期內的數據執行恢復操作;重復執行上述步驟,直至將數據全部恢復。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自適應的數據恢復流控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本發明能夠在提高大規模分布式存儲系統數據修復效率、降低數據丟失風險的同時,避免對正常輸入輸出業務性能造成明顯沖擊,具有很好的流控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適應的數據恢復流控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大數據和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各個領域的數據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這些不斷增長的海量數據需要依賴大規模的分布式存儲系統,實現可靠的存儲和高效的訪問。然而,存儲系統的規模越大,發生故障的概率也就越高。為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故障,以保證數據存儲的可靠性,分布式存儲系統需要進行數據冗余。一種常見的數據冗余策略是將數據的多個副本存儲到不同的物理節點上,當部分副本損壞時,可以根據完好的副本對損壞副本進行修復。
另外,在對分布式存儲系統進行擴容時,需要進行一定規模的副本遷移,以此保證數據分布的均衡性,而這種數據遷移也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數據修復。
一方面需要提高數據修復效率以降低數據丟失風險,但另一方面,存儲系統需要確保用戶應用的高效訪問,避免數據修復對正常業務的服務質量造成沖擊,如何較好的權衡數據修復與正常的數據輸入輸出業務之間的任務分配,在提高數據修復效率的同時,避免對正常的數據輸入輸出業務性能造成明顯沖擊,使業務系統能持續穩定地獲得較高的隨機每秒輸入輸出次數(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IOPS)和吞吐率,對于分布式存儲系統的性能提高是至關重要的。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出一種自適應的數據恢復流控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能夠在提高大規模分布式存儲系統數據恢復效率、降低數據丟失風險的同時,確保正常輸入輸出業務性能不被沖擊,具有很好的流控效果。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自適應的數據恢復流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定期同步分布式存儲系統中的各個存儲節點的信息;
b)偵測是否有存儲節點發生了故障;
c)當偵測到有存儲節點發生了故障時,獲取發生故障的存儲節點的存儲列表;
d)識別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用戶應用的IO負載類別;
e)根據所述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的IO負載類別計算當前統計周期對應的流控閾值;
f)根據所述存儲列表及所述當前統計周期對應的流控閾值,對發生故障的存儲節點的當前統計周期內的數據執行恢復操作;
重復執行上述步驟d)-f),直至對所述發生故障的存儲節點的所有統計周期內的數據執行了恢復操作。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根據所述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的IO負載類別計算當前統計周期對應的流控閾值包括:
采用預先設置的流控閾值作為第一個統計周期對應的流控閾值。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識別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用戶應用的IO負載類別包括:
獲取所述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用戶應用的每一個IO的數據塊大小,計算所述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的IO的平均數據塊大小;
獲取所述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的每個數據塊的傳輸時延,計算所述上一個統計周期內的IO的平均數據塊時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650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