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編織用藺草染色牢度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59519.1 | 申請日: | 2018-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432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阜南縣大自然工藝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7K9/00 | 分類號: | B27K9/00;B27K5/02;B27K3/52;B27K3/08;B27K5/04;B27K3/02;C08G18/48;C08G18/6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 地址: | 2363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藺草 混合溶液 編織 染色牢度 染色 制備 混合溶液處理 堿性染色助劑 毛細孔通道 表面形成 緊密附著 摩擦牢度 染色過程 染色條件 染色效率 染色要求 潤滑作用 原料制備 有機物 保護膜 改性 工藝品 纖維 燃料 調控 配合 | ||
1.一種提高編織用藺草染色牢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內容:
(1)按重量份計,將聚丙烯酸酯無規共聚物改性聚氨酯預聚體22-28份、蓖麻油16-20份、硼酸5-8份、有機金屬羧酸化合物1-3份、水400份在溫度為85-95℃中攪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2)將收集后的藺草清洗后在溫度為35℃的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低于20%,然后浸沒在混合溶液中,在負壓0.08-0.12MPa的條件下處理1.5-2.5小時,完成后在溫度為65-75℃的條件下干燥3-4小時,得到處理后的藺草;
(3)將處理后的藺草在pH為6.2-6.8的條件下進行染色,染料用量為藺草重量的0.1-0.3%,染色工藝的浴比為1:10,還包括染色助劑,染色助劑的添加量為染料重量的6-10%,染色20-30分鐘后得到染色料;
染色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以6-8℃/分鐘的速度升溫至40-42℃,第二階段,以3-4℃/分鐘的速度升溫至67-75℃,保溫10分鐘,第三階段,以1.2-1.8℃/分鐘的升溫速度升溫至85-90℃,保溫20分鐘,第四階段,以1.6-2.2℃/分鐘的降溫速度降溫至50℃后排清液;
(4)將染色完成后的藺草依次經水洗、皂洗、水洗后烘干即得編織原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編織用藺草染色牢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為中低溫分散染料,質量濃度為2-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提高編織用藺草染色牢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低溫分散染料為分散蘭2BLN。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編織用藺草染色牢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酯無規共聚物改性聚氨酯預聚體的制備方法為:按重量份計,將40-50份聚醚二元醇、3-5份二異氰酸酯混合,在80-85℃的條件下加熱反應30-40分鐘,得到聚氨酯預聚體;然后將45-50份(甲基)丙烯酸酯、6-8份(甲基)丙烯酸羥基酯、60份丁酮混合,在65-75℃的條件下加熱4.5-5.5小時,除去丁酮,得到聚丙烯酸酯;然后將將聚氨酯預聚體和聚丙烯酸酯以重量比4-5:1混合,在溫度為65-75℃的條件下加熱反應2-3小時,即得。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編織用藺草染色牢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金屬羧酸化合物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辛酸亞錫、醋酸亞錫、辛酸鋅或異辛酸鉛的一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編織用藺草染色牢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助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鈉6-10份、無水醋酸鈉1-3份、六偏磷酸鈉0.8-1.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4份、水50份。
7.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編織用藺草染色牢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皂洗的條件為皂粉添加量為5g/L,浴比為1:30,在溫度為70℃的條件下皂洗10分鐘;烘干的條件為在57℃的條件下烘干40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阜南縣大自然工藝品有限公司,未經阜南縣大自然工藝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5951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編織用杞柳的軟化方法
- 下一篇:一種竹藤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