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前饋魯棒控制的微電網電壓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57175.0 | 申請日: | 2018-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13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燦;李祥和;田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峽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12 | 分類號: | H02J3/12;H02J3/24;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吳思高 |
| 地址: | 443002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遞函數 魯棒反饋控制器 電壓控制 魯棒控制 微電網 求解 前饋 電壓輸出特性 動態響應能力 輸出功率波動 線性目標函數 狀態空間方程 前饋補償器 主電源電路 構造系統 加權函數 減少系統 控制通道 內模結構 輸出誤差 優化問題 控制器 微電源 擾動 等大 跟蹤 轉換 | ||
1.一種基于前饋魯棒控制的微電網電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建立主電源電路的狀態空間方程;
步驟2:構造系統控制通道傳遞函數G(s)、擾動通道的傳遞函數D(s)和前饋補償器的傳遞函數函數F(s);
步驟3:設計內模結構M(s)和跟蹤偏差加權函數We(s);
步驟4:將魯棒反饋控制器K(s)的設計轉換為一個線性目標函數凸優化問題的求解,通過求解該問題,得出魯棒反饋控制器K(s)。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前饋魯棒控制的微電網電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建立狀態空間方程:
根據基爾霍夫定理,主電源在αβ坐標系下的狀態空間方程為:
選取電感電流if1,αβ和濾波電容電壓vc,αβ作為狀態變量xαβ;微電網電流ig1,αβ和參考電壓vref作為外部輸入量ωαβ;微電網電壓vabc1,αβ作為控制輸入量uαβ;其中狀態變量xαβ、外部輸入變量ωαβ和控制輸入量uαβ表達式為:
xαβ=[if1,α vc,α if1,β vc,β]T,wαβ=[ig1,α vref,α ig1,β vref,β]T
uαβ=[vabc1,α vabc1,β]T
基于狀態空間理論,系統狀態方程和輸出方程為:
以上矩陣表達式表明在αβ坐標系下該系統可以看成2個獨立的系統,即:
矩陣A、B1、B2、C、D1和D2為:C=[0 -1],D1=[01],D2=0,且x=[if1,α vc,α]T或[if1,β vc,β]T;y=yα或yβ;w=[ig1,α vref,α]T或[ig1,β vref,β]T;u=Vabc1,α或Vabc1,β;
其中,A為系統矩陣,B1、B2為輸入矩陣,C為輸出矩陣,D1、D2為直接傳遞矩陣,Lf1為濾波電感,Cf1為濾波電容,Rf1為電阻;x表示狀態變量,為狀態變量的一階微分形式;y表示系統輸出變量,w表示外部輸入量,u表示控制輸入量;if1,α、vc,α、ig1,α、vref,α和vabc1,α分別為電感電流、濾波電容電壓、微電網電流、參考電壓和微電網電壓在α軸上的分量;if1,β、vc,β、ig1,β、vref,β和vabc1,β分別為電感電流、濾波電容電壓、微電網電流、參考電壓和微電網電壓在β軸上的分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峽大學,未經三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5717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