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室內燈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54992.0 | 申請日: | 2018-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413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高承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新五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45/10 | 分類號: | H05B4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太聯眾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54 | 代理人: | 任轉英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室內 燈光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室內燈光系統,包括環境監測模塊、數據分析模塊、系統控制模塊和照明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境監測模塊將采集的數據傳輸至數據分析模塊,所述數據分析模塊將數據分析處理后的數據傳輸至系統控制模塊,所述系統控制模塊控制照明模塊進行選擇性開關,該設計操作簡單,綜合實用性強,易于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室內照明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室內燈光系統。
背景技術:
室內照明系統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例如家居室內照明、公共場所室內照明等;教學樓室內照明是學校等社會團體廣泛應用室內照明系統的一個典型場景;但是,傳統室內照明系統往往不具備智能檢測使用環境的能力,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對于擁有100多萬各類學校,3億多學生的我國來說,絕大部分高校都還采用人工方式控制燈具,人工看管不夠和同學的節能意識不足常常導致照明上的能源浪費,且亮度無法調節;而市面上的智能照明系統,則多采用在傳統的照明系統中加入傳感器和通信傳輸設備,根據當前環境狀態信息對燈的開關、亮度進行調節;其中,傳感器包括人體傳感器和光電傳感器,分別用于檢測特定范圍內人體活動情況和光照強度;但傳感器都有一定的探測范圍,為獲取整體的環境狀態數據,必須精確測量,并將足夠數目的傳感器安裝在合適位置,在實際安裝時會帶來許多不便。
發明內容:
現有技術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智能室內燈光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室內燈光系統,包括環境監測模塊、數據分析模塊、系統控制模塊和照明模塊,所述環境監測模塊將采集的數據傳輸至數據分析模塊,所述數據分析模塊將數據分析處理后的數據傳輸至系統控制模塊。
優選的,所述系統控制模塊控制照明模塊進行選擇性開關,所述數據分析模塊采用STM32F103ZET6芯片的單片機進行數據處理,判斷當前環境亮度,判斷指定區域是否有人,判斷投影儀是否開啟;
(1)判斷指定區域是否有人
首先獲取無人的初始環境圖像,將圖像根據XY軸進行劃分為四個區域,利用攝像頭獲取當前教室環境圖像,對兩張圖像進行對比,利用背景分割方法,分割出人體所在位置坐標并確定其分塊區域讀取當前亮度;
(2)判斷當前環境亮度
首先設定適宜亮度值和飽和亮度值;通過照度調節,我們應保證環境照度保持在適宜照度和環境照度范圍內;由《國家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04)》,教室光照度應為150~300lux,我們采用230lux 為適宜亮度值;當光照度大于230lux時,則認定教室光照充足;對有人存在的區域,如果達到適宜亮度值,則不開燈;如果未達到適宜亮度值,單片機控制燈的亮度從弱到強的提升;
(3)判斷投影儀是否開啟
利用攝像頭獲取當前環境圖像后,在XY軸坐標下劃分出投影幕布區域,將幕布區域與初始環境圖像進行對比,利用背景分割方法判斷幕布是否放下,若判斷為投影儀開啟,則靠近投影儀區域燈滅,適宜亮度值降低,其他區域調整并維持照度在適宜亮度值。
優選的,所述環境監測模塊采用OV7670攝像頭實現圖像的采集。
OV7670攝像頭的感光陣列為640*480,通過SCCB總線控制,可輸出整幀、子采樣、取窗口等方式的各種分辨率的8位數據,最高幀率達到30幀/秒;通過在程序中調整其拍照幀率、圖片分辨率、數據格式、信號傳輸速度,定時采集圖像,并將合適大小的數據傳遞給單片機相應的輸入端口。
優選的,所述系統控制模塊采用STM32F103ZET6芯片的單片機,通過向輸出端發送指令,控制燈光;
(1)調節輸出高低電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新五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新五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549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