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分離制備矮牽牛素-3-O-葡萄糖苷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549124.3 | 申請日: | 2018-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098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衛(wèi);謝佳宏;徐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H1/08 | 分類號: | C07H1/08;C07H17/06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朱朦琪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制備 牽牛 葡萄 糖苷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分離制備矮牽牛素?3?O?葡萄糖苷的方法,包括醇提濃縮、大孔樹脂吸附、制備液相色譜純化和高速逆流色譜分離,從花色苷組成復雜的藍莓原料中分離制備矮牽牛素?3?O?葡萄糖苷單體。本發(fā)明首次將制備液相色譜和高速逆流色譜技術結合,并通過對工藝參數(shù)的優(yōu)化,從藍莓中分離得到高純度的矮牽牛素?3?O?葡萄糖苷單體,其純度可高達99%。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天然產(chǎn)物的分離純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離制備矮牽牛素-3-O-葡萄糖苷的方法。
背景技術
花色苷是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種水溶性色素,是由花青素與一個或多個糖基,如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通過糖苷鍵結合形成的多酚類化合物。自然界中常見的花青素主要有6種,分別是天竺葵素(Pelargonidin)、矢車菊素(Cyaniain)、飛燕草素(Delphinidin),芍藥素(Peonidin),矮牽牛素(Petunidin)和錦葵色素(Malvidin)。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證實天然來源的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抗腫瘤、預防心血管疾病、緩解糖尿病及控制肥胖等生物活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天然來源且無毒副作用的功能組分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花色苷作為天然來源最具代表性的功能因子,因其良好的著色功能及優(yōu)良的生物活性受到廣大研究者及食品醫(yī)藥企業(yè)的青睞。
但由于花色苷類化合物結構相似,極性差異較小,導致高純度花色苷單體的分離純化極其困難。但目前,已經(jīng)有報道分離純化得到高純度花色苷單體。
如公開號為CN 106366141 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分離制備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單體的方法,以草莓為原料,通過冷凍干燥、醇提濃縮、分級萃取、AB-8大孔樹脂純化制備得到。又如公開號為CN 106831911 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從蓬蘽中分離純化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單體的方法,包括醇提濃縮、乙酸乙酯萃取、AB-8大孔樹脂及高速逆流色譜。
上述技術方案中雖然均制備得到了高純度的花色苷單體,但主要原因在于草莓和蓬蘽中花色苷組成簡單,僅含矢車菊素-3-O-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和天竺葵素-3-O-蕓香糖苷的3種花色苷化合物,其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占總花色苷含量的80%以上。但對于花色苷組成復雜的原料,上述的技術方案則難以實現(xiàn)高純度花色苷單體的純化與制備。
藍莓,又稱越橘、藍漿果,屬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不僅富含人體所需的基礎營養(yǎng)成分,而且還富含多種不同種類的花色苷,具有活化視網(wǎng)膜、降血糖、抗炎和抗腫瘤作用。我國的藍莓栽培起步較晚,目前主要以直接鮮食消費為主,或加工成果醬、果汁、果酒等初級產(chǎn)品,有關高附加值的藍莓產(chǎn)品在國內外市場上卻寥寥無幾。由于藍莓中的花色苷組成復雜,含有至少12種結構相似的花色苷化合物,導致目前通過單一的柱層析或色譜技術制備得到的高純度花色苷均為花色苷混合物,而非高純度花色苷單體。
如公開號為CN 106905391 A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藍莓花色苷提取、分離純化方法,將藍莓榨汁與提取劑混合,在常溫、壓力為100~160MPa的條件下均質提取1~4次,過濾、合并濾液,得到藍莓花色苷粗提物,再經(jīng)HPD600大孔樹脂進行分離純化。該技術方案以pH=1~2的80%乙醇溶液為提取劑,利用高壓將藍莓功效成分從生物細胞中釋放,解決了藍莓有效成分在保持高提取率的前提下,有效成分不被高溫破壞的問題,但獲得的提取物為花色苷混合物,而花色苷的含量僅為46.45%。
又如公開號為CN 104109403 A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野生藍莓花青素提取、純化新方法,制備工藝包括:生物酶解、微波回流提取、收集、粗過濾、微孔過濾、超濾、真空冷凍干燥、分相、高速逆流色譜純化。該技術方案采用非熱力高效提取分離技術,提高了萃取速度,但提取、純化工藝過于復雜,難以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且獲得的提取物仍為花色苷混合物,花色苷的純度最高僅為42.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jīng)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491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