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48512.X | 申請日: | 2018-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193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程鑫彬;鄧曉;李同保;劉杰;朱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5/18 | 分類號: | G02B5/18;G03F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實現 分步 沉積 二維 原子 光刻 裝置 | ||
1.一種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射鏡(M1)、第二反射鏡(M2)和機械固定機構,所述第一反射鏡(M1)和第二反射鏡(M2)垂直粘合構成垂直反射鏡組,所述垂直反射鏡組固定于機械固定機構中,
所述機械固定機構包括第一結構件(3)、第二結構件(4)、第三結構件(5)和第四結構件(6),所述第一結構件(3)、第二結構件(4)、第三結構件(5)和第四結構件(6)構成一可容納所述垂直反射鏡組的框架,且該框架留有用于穿過原子束和會聚光的空間,所述第一結構件(3)上設有用于放置原子光刻光柵樣板的工件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鏡(M1)和第二反射鏡(M2)表面均鍍制有反射率高于97%的反射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鏡(M1)和第二反射鏡(M2)間的垂直度角度公差小于5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構件(3)包括處于同一表面、且分隔設置的3個突起件,所述3個突起件形成所述工件表面,且所述工件表面分別與所述第一反射鏡(M1)和第二反射鏡(M2)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表面分別與所述第一反射鏡(M1)和第二反射鏡(M2)之間的垂直度角度公差小于30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構件(3)和第二結構件(4)相對設置,且第一結構件(3)和第二結構件(4)之間留有用于穿過會聚光的空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結構件(4)上設有多個用于穿過螺絲的圓孔,該螺絲用于固定所述原子光刻光柵樣板。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結構件(4)上設有用于穿過原子束的通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基于原子光刻技術,原子束穿過框架入射到放置于第一結構件(3)上的原子光刻光柵樣板上,會聚光從與第一反射鏡(M1)垂直、與第二反射鏡(M2)平行的方向入射,反射后原路返回,在原子光刻光柵樣板上制備出一維原子光刻沉積光柵結構,得到一維原子光刻沉積光柵樣板;
2)保持會聚光指向與一維原子光刻沉積光柵樣板平面法向量指向不變,將所述一維原子光刻沉積光柵樣板旋轉一設定角度θ,0度θ≤90度;
3)原子束穿過框架入射到所述一維原子光刻沉積光柵樣板上,會聚光從與第二反射鏡(M2)垂直、與第一反射鏡(M1)平行的方向入射,形成二維原子光柵垂直柵格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實現分步沉積型二維原子光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和步驟3)中,原子束爐溫、會聚光總功率、會聚光頻率失諧量、會聚光與原子光刻光柵樣板表面的切光比例、原子束橫向冷卻效果和沉積時間均保持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4851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幻影多變反光布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二維原子光刻柵格結構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