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貢柑的嫁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45331.1 | 申請日: | 2018-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118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瑞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鐘山縣德福農產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30 | 分類號: | A01G2/30 |
| 代理公司: | 賀州市鴻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4 | 代理人: | 楊如增 |
| 地址: | 542699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嫁接 貢柑 接穗 砧木 應用前景廣闊 方塊芽接 柑橘產業 技術支撐 萌動狀態 品種特性 存活率 接穗芽 根系 砧苗 枝接 新鮮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貢柑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步驟S1,嫁接時期:貢柑春季嫁接在砧木芽萌動露綠而接穗芽尚未萌動或即將萌動狀態時、15~30℃溫度下進行;步驟S2,砧木和接穗的質量:選擇粗壯、根系強大的砧苗和新鮮的接穗;步驟S3,嫁接方法:采用方塊芽接或插皮枝接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僅能夠保證貢柑優良品種特性,嫁接果苗的存活率達到95%以上,應用前景廣闊,為加速柑橘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貢柑的嫁接方法。
背景技術
貢柑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中國柑 王”等榮譽稱號,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純正貢柑果形靚麗、果色金黃、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 甜香蜜、高糖低酸、風味濃郁,它集中了橙類外形美和貢柑肉質細嫩、易剝皮的雙重優點。
在貢柑上,一般田間嫁接技術只能利用老熟、木質化程度較高的接穗枝梢進行嫁接,很少利用幼嫩、未老熟 的接穗枝梢進行嫁接,否則其成活率非常低。試管中培養的莖尖嫁接或微芽嫁接苗雖然可利用很幼嫩的接穗進行嫁接,但其要求砧木幼嫩,而且只能在試管中進行培養。對于貢柑嫩芽的嫁接,由于貢柑嫩芽是貢柑植株萌發不久的新梢,此時新梢尚未老熟,木質化程度很低,不能夠很好地實現貢柑嫩芽的嫁接。因此,如何低成本、高成活率、短時間地將貢柑優良無性系嫁接苗進行培育和種植是當今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發明內容
綜上所述,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貢柑的嫁接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貢柑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
步驟S1,嫁接時期:貢柑春季嫁接在砧木芽萌動露綠而接穗芽尚未萌動或即將萌動狀態時、15~30℃溫度下進行;
步驟S2,砧木和接穗的質量:選擇粗壯、根系強大的砧苗和新鮮的接穗;
步驟S3,嫁接方法:采用下述方塊芽接或插皮枝接法:
(1)方塊芽接法:夏季芽接,在接穗上割切長1.8~2.5厘米、寬1~1.2厘米的方塊形芽片,按照接芽長度橫割砧木皮層,在右面豎割一刀掀開皮層,取下接穗上接芽裝入,使右面切口互相對齊,在接芽左方將砧木皮層切去一塊,用留下的砧木皮層包住接芽并綁縛;
(2)插皮枝接法:春季枝接,在離地面10厘米左右處剪斷砧木,將斷面一側的皮層豎切一刀,把帶有2~3芽的接穗下端削一長約2.5~3厘米的斜面,再在其反面削一長0.6厘米的短斜面,把接穗的長削面向著砧木木質部插入砧木皮層內,用塑膜條綁縛嚴密保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僅能夠保證貢柑優良品種特性,嫁接果苗的存活率達到95%以上,應用前景廣闊,為加速柑橘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步驟S1中貢柑春季嫁接在砧木芽萌動露綠而接穗芽尚未萌動或即將萌動狀態時、20℃溫度下進行。
進一步,步驟S3中芽接的接穗隨接隨采;枝接的接穗提前采集,剪成前端有1~2個飽滿芽的枝段,用蠟封好貯于5℃冰箱或濕沙中,隨接隨用。
進一步,步驟S3中夏季芽接在6~7月份新梢接近停止生長的晴天進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一種貢柑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
步驟S1,嫁接時期:貢柑春季嫁接要在砧木芽萌動露綠而接穗芽尚未萌動或即將萌動狀態時進行。在15~30℃溫度下貢柑嫁接面能產生愈傷組織,以20℃時嫁接最適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鐘山縣德福農產品有限公司,未經鐘山縣德福農產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453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黃瓜方形斜插嫁接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種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