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喂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34643.2 | 申請日: | 2018-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72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柯;謝慶豐;龐前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華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廣東勁勝智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勁勝精密電子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1/00 | 分類號: | B22F1/00;B22F3/22;C22C38/44;C22C38/34;C22C38/58;C22C38/04;C22C38/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 地址: | 523843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喂料 成型劑 金屬粉末注射 質量百分比 不銹鋼 制備 成型 聚丙烯 高密度乙烯 光熱穩定劑 聚乙烯醇 力學性能 外觀表面 注射成型 高品質 抗磨損 抗彎折 微晶蠟 抗摔 | ||
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喂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喂料包括成型劑和不銹鋼喂料粉末;所述成型劑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65~72%POM、2~4%微晶蠟、3~6%聚乙烯醇、8~12%POE、1~3%光熱穩定劑、10~12%高密度乙烯、4~6%聚丙烯;所述成型劑與不銹鋼喂料粉末的質量百分比為7?9:91?93。使用該喂料通過MIM工藝注射成型出的產品不僅具有顯著改善的抗彎折、抗摔、抗磨損力學性能,同時也滿足高品質的外觀表面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喂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根據IDC數據,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7億部,智能手機在中國乃至世界已經達到人手一部甚至人手多部的狀態。
智能手機在出現早期,采用ABS、PC等塑料材料背板,塑料可塑性強、易加工、易上色、無信號屏蔽等優勢。但同時塑料也存在手感差、散熱效果和觀感廉價等缺點。且塑料本身強度較低,為對內部電子元器件起足夠的支撐和保護作用,塑料機身手機較其他材質的手機會略厚一些,在主打輕薄化的潮流下略顯過時。
相比塑料,鋁鎂合金及不銹鋼強度要高上好幾倍,散熱性能及外觀感觀效果也優于塑料,現在市場大品牌的智能手機背板及中框材料已經完全由塑料轉換為金屬。
鋁合金是被譽為上帝賜給3C行業的禮物,金屬質感強烈,易加工出高檔美觀之感,且鋁合金密度小設備輕薄,耐高溫、不留手印、抗靜電、環保無毒。在近幾年被大量的應用于手機中框后蓋。但在2017各大智能手機品牌,中框后蓋材料鋁合金慢慢的被不銹鋼替代,如蘋果、小米等系列品牌。
曾經沸沸揚揚的“iphone6彎曲門”后,鋁合金結構件的缺點公之于眾:材料強度低,輕者磕碰留痕,重者折彎變形;同時在當下流行的全面屏時代,對手機中框及后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銹鋼中框強度高、硬度高、耐劃傷、耐磕碰,耐用性好,顯而易見不銹鋼中框成為了一個發展趨勢。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屬粉末或用金屬粉末作為原料,經過成形和燒結,制取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以及各種類型制品的工業技術。其成本低廉,可生產各種復雜形狀的制品等諸多優勢,越來越多的被用于制造行業零部件加工。但在大面積普及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技術難題。
現市場的不銹鋼中框及背板一般都采用CNC或者壓鑄工藝,若此類產品采用MIM(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工藝,將極大的減少制造成本。
眾所周知,MIM產品雖然成本低廉且能加工結構復雜產品,但因其加工后產品致密度低于原材料致密度,且內部摻雜雜質,導致其在力學性能方面不能達到原材料標準,且作為外觀件鏡面拋光后,表面出現發蒙發白、沙眼等缺陷。已有的MIM原料,加工后密度7.7-7.85g/cm3,抗拉強度350-400MPa,屈服強度220-250MPa,孔隙率>2%,硬度120-170HV之間,鏡面拋光后表面效果差,不能用來加工中框、背板。而手機中框、背板作為作為手機的支撐結構件及外觀結構件。既要滿足抗折抗摔抗磨損的力學性能,又要保證其華麗的外觀效果。所以,MIM工藝一直未能應用到手機中框、背板產品。
MIM原料作為MIM工藝的核心控制之一,其性能優劣直接影響所加工產品的綜合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喂料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喂料,包括成型劑和不銹鋼喂料粉末;
所述成型劑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
所述成型劑與不銹鋼喂料粉末的質量百分比為7-9:91-93。
進一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華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廣東勁勝智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勁勝精密電子組件有限公司,未經東莞華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廣東勁勝智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勁勝精密電子組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346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