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纖維復合芯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34458.3 | 申請日: | 2018-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743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柳貞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柳貞 |
| 主分類號: | C08L27/18 | 分類號: | C08L27/18;C08L23/12;C08K7/06;C08K5/10;C08K5/09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塑性樹脂 碳纖維束絲 成型材料 種碳纖維 復合芯 偶聯劑 助溶劑 溶劑 改性熱塑性樹脂 浸漬 碳纖維復合芯 復合芯棒 質量分數 燒結 結合力 結合性 預成型 粘流態 改性 拉擠 拉伸 模具 生產 | ||
本發明為一種碳纖維復合芯的生產方法,將預應力拉伸后的碳纖維束絲經由熱塑性樹脂的粘流態浸漬,經模具拉擠預成型后,在線燒結得復合芯棒;熱塑性樹脂包括質量分數30?35%的PP、50?70%的PTFE、5?7%的偶聯劑、5?8%的溶劑和3?5%的助溶劑,使用PP和PTFE作為改性的熱塑性樹脂作為碳纖維束絲的外成型材料,增加的偶聯劑增加PP和PTFE間的結合性,加入的溶劑和助溶劑利于成型材料與碳纖維束絲的結合力,使用此改性熱塑性樹脂使得到的碳纖維復合芯能夠承受250℃以上的高溫,并且PP的成本小于PTFE,較現有技術比也實現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線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碳纖維復合芯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人們的生活和進步離不開電,電的運輸離不開電纜,高壓電力輸送需要使用特殊的電纜,傳統的高壓電力輸送方式大多是使用高壓架空線路或者高壓電纜線路作為傳輸通道,均有各自的優缺點。現在一種介于架空導線和底下電纜之間的新的高壓輸電方式-架空電纜,架空電纜結合兩種高壓輸電方式的優點現在備受青睞。
現有的架空電纜通常使用碳纖維復合芯,由碳纖維和熱固性樹脂經拉擠和加熱固化成型,但是使用現在常用的熱固性樹脂制得的碳纖維復合芯通常耐熱溫度不能超過176℃,此時熱固性樹脂受熱軟化,導致復合芯的抗拉強度降低,而使用的架空電纜通常具有距離長、溫度高的特點,因此需要一種能夠耐高溫且抗拉強度高的碳纖維復合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碳纖維復合芯的生產方法。
一種碳纖維復合芯的生產方法,將預應力拉伸后的碳纖維束絲經由熱塑性樹脂的粘流態浸漬,經模具拉擠預成型后,在線燒結得復合芯棒;
所述熱塑性樹脂包括質量分數30-35%的PP、50-70%的PTFE、5-7%的偶聯劑、5-8%的溶劑和3-5%的助溶劑。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熱塑性樹脂的粘流態溫度為130-150℃,在線燒結的溫度為100-12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偶聯劑為鈦酸酯偶聯劑。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溶劑為甲醇或乙醇中的一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助溶劑為苯甲酸鈉或異辛醇中的一種。
綜上所述,一種碳纖維復合芯的生產方法,將預應力拉伸后的碳纖維束絲經由熱塑性樹脂的粘流態浸漬,經模具拉擠預成型后,在線燒結得復合芯棒;熱塑性樹脂包括質量分數30-35%的PP、50-70%的PTFE、5-7%的偶聯劑、5-8%的溶劑和3-5%的助溶劑,使用PP和PTFE作為改性的熱塑性樹脂作為碳纖維束絲的外成型材料,增加的偶聯劑增加PP和PTFE間的結合性,加入的溶劑和助溶劑利于成型材料與碳纖維束絲的結合力,使用此改性熱塑性樹脂使得到的碳纖維復合芯能夠承受250℃以上的高溫,并且PP的成本小于PTFE,較現有技術比也實現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晰,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一種碳纖維復合芯的生產方法,將預應力拉伸后的碳纖維束絲經由熱塑性樹脂的粘流態浸漬,經模具拉擠預成型后,在線燒結得復合芯棒;
所述熱塑性樹脂包括質量分數30-35%的PP、50-70%的PTFE、5-7%的偶聯劑、5-8%的溶劑和3-5%的助溶劑。使用PP和PTFE作為改性的熱塑性樹脂作為碳纖維束絲的外成型材料,增加的偶聯劑增加PP和PTFE間的結合性,加入的溶劑和助溶劑利于成型材料與碳纖維束絲的結合力,使用此改性熱塑性樹脂使得到的碳纖維復合芯能夠承受250℃以上的高溫,并且PP的成本小于PTFE,較現有技術比也實現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柳貞,未經劉柳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344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吸塵器用粉塵框塑料配方
- 下一篇:一種丙烯腈改性木粉增強木塑發泡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