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調管道連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30003.4 | 申請日: | 2018-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419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6 |
| 發明(設計)人: | 江周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雪旺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21/06 | 分類號: | F16L21/06;F16L21/00 |
| 代理公司: | 32243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寰<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212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卡緊套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穿孔 防滑凸起 外壁 夾具 穿孔內壁 緊密固定 空調管道 連接裝置 橡膠材質 形變 夾緊套 密封性 上夾具 下夾具 防滑 夾緊 粗糙 擠壓 松動 兩邊 支撐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管道連接裝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卡緊套,卡緊套內設有穿孔,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分別從卡緊套的兩端穿于卡緊套的穿孔內;所述第一管道穿于卡緊套穿孔內的外壁上設有第一防滑凸起,第二管道穿于卡緊套穿孔內的外壁上設有第二防滑凸起;所述卡緊套為橡膠材質支撐的夾緊套,且卡緊套的穿孔內壁粗糙;所述卡緊套的兩邊套有夾具。通過本發明,使用時,上夾具、下夾具夾緊卡緊套,卡緊套發生形變,卡緊套對第一管道、第二管道進行擠壓防滑,使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固定連接,從而實現管道之間的緊密固定,具有密封性、且不容易松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管道連接裝置,屬于空調管道連接裝置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空調管道在空調安裝中是比較重要的管道,有時空調管道比較短時,就需要對管道進行延長。現有的空調管道與空調管道連接時,密封性不好,同時容易出現松動,從而影響到空調的使用效果。因此人們需要一種密封性好、且在兩個空調管道連接時不容易出現松動的空調管道連接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簡單、生產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空調管道連接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空調管道連接裝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卡緊套,卡緊套內設有穿孔,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分別從卡緊套的兩端穿于卡緊套的穿孔內;
所述第一管道穿于卡緊套穿孔內的外壁上設有第一防滑凸起,第二管道穿于卡緊套穿孔內的外壁上設有第二防滑凸起;所述卡緊套為橡膠材質支撐的夾緊套,且卡緊套的穿孔內壁粗糙;
所述卡緊套的兩邊套有夾具,所述夾具包括上夾具、下夾具,且上夾具上設有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相匹配的上弧形槽,下夾具上設有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相匹配的下弧形槽,且上夾具、下夾具還分別設有上固定螺栓孔、下固定螺栓孔,上固定螺栓孔、下固定螺栓孔內旋有緊固螺栓,使得上夾具、下夾具夾緊卡緊套,卡緊套發生形變,卡緊套對第一管道、第二管道進行擠壓防滑,使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固定連接。
所述上弧形槽、下弧形槽均為槽內粗糙弧形槽。
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第二防滑凸起均為橡膠材料制成的防滑凸起。
所述卡緊套的外壁為粗糙面。
本發明結構合理簡單、生產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過本發明,使用時,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分別從卡緊套的兩端穿于卡緊套的穿孔內,在第一管道穿于卡緊套穿孔內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一防滑凸起,第二管道穿于卡緊套穿孔內的外壁上設有第二防滑凸起。在卡緊套的兩邊套有夾具,夾具包括上夾具、下夾具,上夾具、下夾具夾緊卡緊套,卡緊套發生形變,卡緊套對第一管道、第二管道進行擠壓防滑,使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固定連接,從而實現管道之間的緊密固定,具有密封性、且不容易松動。
本發明中,上弧形槽、下弧形槽均為槽內粗糙弧形槽,卡緊套的外壁為粗糙面,使得上弧形槽、下弧形槽與卡緊套增強防滑性。提高夾緊的穩定性。本發明中,第一防滑凸起、第二防滑凸起均為橡膠材料制成的防滑凸起,有利于提高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與卡緊套內壁的穩定性,防止出現打滑。
綜上,通過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空調管道連接裝置,具有管道與管道連接穩定、密封、防滑、防松動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市場應用與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夾具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管道、1-1第一防滑凸起、2第二管道、2-1第二防滑凸起、3卡緊套、4-1上夾具、4-2下夾具、4-3上弧形槽、4-4下弧形槽、5緊固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以及附圖說明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雪旺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雪旺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300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