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字中繼設備及無線網絡無盲區覆蓋與降功耗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27881.0 | 申請日: | 2018-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96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田華;王國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大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52/02 | 分類號: | H04W52/02;H04B7/15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四川)自由***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網絡 發射端口 設備接收 室內區域 數字中繼 信號通過 中繼設備 無盲區 功耗 覆蓋 室外 目標覆蓋區域 射頻收發單元 無線網絡覆蓋 自動增益控制 覆蓋目標 模數轉換 深度覆蓋 數模轉換 數字單元 無線信號 系統功耗 咖啡館 低功耗 天線 放大 餐廳 室內 輸出 小區 網絡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字中繼設備及無線網絡無盲區覆蓋與降功耗的方法,特別是針對小區家用和餐廳,咖啡館等面積不是特別大的室內場所提供了一種解決無線網絡覆蓋的低功耗數字微中繼設備。室外無線網絡中的信號通過該設備接收,該設備接收的信號通過設備中的數字單元處理后,再用于進行目標室內區域的覆蓋。根據目標覆蓋區域的范圍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整該數字微中繼設備的發射端口功率。室外無線信號由射頻收發單元接收,經自動增益控制、數模轉換并對I/Q信號進行處理后,再通過模數轉換、放大,然后通過發射端口輸出到天線,覆蓋目標室內區域。通過本發明實現了網絡的深度覆蓋和降低了系統功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數字中繼設備及無線網絡無盲區覆蓋與降功耗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無線信號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大而發生衰減,而且在不同的環境下,建筑物或植物等的遮擋,反射,折射,吸收也會導致無線信號在某些場景下的迅速衰落,因此在小區邊緣或者室內深度覆蓋區域會導致信號強度不足,用戶通信性能差的情況。
在住宅區比較集中的區域,因為在住宅區內部很難進行布站或增加無線放大設備,更容易出現住宅內部信號弱,甚至房屋的大部分區域都無法通話等覆蓋盲點。
這些盲點的特點是比較分散,除人為因素外,也不是特別適于采用室外宏站,或者室外無線放大設備來完善每一戶的無線覆蓋。
隨著越來越多的高層住宅區的建設以及越來越多的位于地下的大型停車場,這個問題已經亟待解決。
一般情況下,為解決覆蓋問題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在合適的位置增加新的站點。增加新的站點必然要選擇站址,目前城市的覆蓋已經比較密集,在住宅區域也很難選擇到合適的站址。另外布置新的站點會對原有網絡產生干擾或者其它影響,需要重新進行網絡配置。
第二種:在合適的位置添加直放站,直放站可以接收基站的信號進行放大后再發射給終端,同時接收終端的信號,放大后再發送給基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深度覆蓋的問題。但是直放站需要安裝,供電,同時有比較大的輸出功率。特別是對于小區中綠化比較好的區域,即使具有比較大的增益,仍然會留下覆蓋盲點。另外,住宅區對于無線設備的安裝還是有一定的抵制。
第三種:利用地面的偽裝燈,偽裝樹樁等采用微小區的模式進行廣場或者低樓層的覆蓋。這個是目前住宅區等采用的比較多的一種覆蓋方式,可以完成住宅區內部廣場,低樓層的覆蓋。偽裝成為燈或者樹樁也改善了對住宅區內部風景的破壞。
以上幾種增強無線覆蓋的方式,事實上都無法解決徹底住宅區域中高樓層內部的覆蓋盲點,主要是因為這些盲點比較分散。而且不管是增加站點還是增加無線直放站,或者安裝偽裝為路燈,樹樁等的直放站或者微小區,都需要在住宅區域內部進行施工,而且會對站點或者直放站附近住戶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也因此會受到各種抵制。因此在住宅區域內安裝設備實際上基本不太可能。而且,即使可以施工,也不能非常徹底得解決不同樓層住戶的無線網絡覆蓋,很多盲點將繼續存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數字中繼設備及無線網絡無盲區覆蓋與降功耗的方法,旨在實現無線網絡的無盲區覆蓋和降低功耗。
考慮到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公開的一個方面,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線網絡無盲區覆蓋的方法,包括:
對于小區分散的無線網絡覆蓋盲區,采用數字微中繼設備對分散的覆蓋盲區進行補盲;
所述數字微中繼設備接收室外無線網絡信號并經處理后對目標室內區域進行覆蓋;
根據目標覆蓋區域的范圍在一定范圍內調整所述數字微中繼設備的發射端口功率。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大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大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278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