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風電機組發電機軸承自動潤滑智能控制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23615.0 | 申請日: | 2018-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692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袁凌;褚景春;劉金鹿;潘磊;汪正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80/70 | 分類號: | F03D80/70;F03D7/00;F03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韜法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麗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組 發電機 軸承 自動 潤滑 智能 控制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風電機組發電機軸承自動潤滑智能控制系統,包括潤滑泵和智能控制子系統,智能控制子系統包括通訊模塊和與其連接的數據分析處理模塊、控制模塊、電源模塊。還公開一種風電機組發電機軸承自動潤滑智能控制方法。本發明采用機械式潤滑泵與智能控制系統組合,以實測的發電機轉速及主控指令為依據,將發電機轉速作為潤滑周期及注脂量的影響因素,利用智能化控制模塊對軸承進行精確的變周期、變注脂量潤滑,既有利于軸承處于最優潤滑狀態;又便于快速、高效地遠程修改潤滑參數,避免維護人員逐一登塔進艙進行手動修改,大大節省了工作量、降低了維護成本;還省去了原有的計時及自動潤滑裝置,降低系統復雜性,提高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承自動潤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風電機組發電機軸承自動潤滑智能控制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發電機軸承潤滑,多采用手動潤滑與定周期自動潤滑裝置相結合的方式。日常運行時,采用定周期的自動潤滑系統;半年或一年期定檢中,通過手動潤滑方式補充、調節軸承室內潤滑脂保有量,手動潤滑方式僅作為調節、維護軸承時的補充手段。
而目前的自動潤滑系統基本上都是定周期潤滑方式,即在發電機出廠前,在潤滑系統中手動設定自動潤滑周期,機組在并網后,主控程序給自動潤滑系統上電,系統開始計時;計時達到預先設定的潤滑周期后,自動潤滑系統向軸承室自動注入定量的潤滑脂。但由于發電機軸承運行所需潤滑脂與發電機轉速有密切的關系,發電機低速運行時對潤滑脂的需求量較小。所以該自動潤滑系統一旦機組并網,不論發電機轉速高低,均按照相同的間隔時間和注脂量向軸承室注脂。該系統采用的潤滑策略較為粗曠,尤其當風電機組長期低速并網運行時,容易造成軸承因過潤滑高溫報警,長期處于該狀態還會導致多余的潤滑脂板結在軸承室內,堵塞排脂通道。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風電機組發電機軸承自動潤滑系統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如何能創設一種新的風電機組發電機軸承自動潤滑智能控制系統及方法,使其能根據發電機的實際轉速制定潤滑策略,實現更加精準的定時、定量潤滑,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風電機組發電機軸承自動潤滑智能控制系統及方法,使其能根據發電機的實際轉速制定潤滑策略,實現更加精準的定時、定量潤滑,從而克服現有的風電機組發電機軸承自動潤滑系統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風電機組發電機軸承自動潤滑智能控制系統,包括機械式潤滑泵和智能控制子系統,所述智能控制子系統包括通訊模塊和與所述通訊模塊連接的數據分析處理模塊、控制模塊、電源模塊;
所述通訊模塊,用于與風電機組的主控系統連接,以接收所述風電機組主控系統的指令和數據信息,并將其傳送至所述數據分析處理模塊;還用于接收所述數據分析處理模塊的分析結果數據,并將其反饋給所述風電機組主控系統和控制模塊;
所述數據分析處理模塊,用于接收所述通訊模塊傳送的風電機組主控系統的指令和數據信息,所述指令和數據信息包括發電機軸承潤滑策略、機組并網運行時間、發電機轉速統計數據和發電機軸承溫度;所述數據分析處理模塊根據預先設定的時間間隔統計發電機運行時間和發電機轉速統計結果,依照既定的軸承潤滑策略分析得出發電機軸承潤滑周期及每次注脂量信息,再將得到的信息發送至所述通訊模塊;
所述控制模塊,用于通過所述通訊模塊接收所述數據分析處理模塊分析得出的發電機軸承潤滑周期及每次注脂量信息,并根據得到的信息控制所述機械式潤滑泵的啟閉和運行時間,以及將其控制所述機械式潤滑泵的動作反饋給所述通訊模塊;
所述電源模塊,用于為所述數據分析處理模塊、通訊模塊和控制模塊提供所需電能。
進一步改進,所述機械式潤滑泵中設有故障傳感器,所述故障傳感器用于與風電機組主控系統連接。
進一步改進,所述故障傳感器包括低油位報警傳感器和/或堵塞報警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236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