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現多終端聯網同步的方法、系統和云端服務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21543.6 | 申請日: | 2018-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453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武娟;龐濤;陳學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04 | 分類號: | H04N5/04;H04L67/131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趙倩男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現 終端 聯網 同步 方法 系統 云端 服務器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實現多終端聯網同步的方法、系統和云端服務器,涉及增強現實領域。該方法包括:獲取主導終端上傳的實景視頻和實景界面邏輯,其中,主導終端基于本地AR技術根據實景視頻生成實景界面邏輯;基于實景界面邏輯生成對應的虛擬內容邏輯;將虛擬內容邏輯發送至主導終端,以便主導終端根據虛擬內容邏輯生成虛擬內容,基于AR技術將虛擬內容與實景視頻進行融合;將虛擬內容邏輯、實景界面邏輯和實景視頻同步至參與終端,以便參與終端根據虛擬內容邏輯生成虛擬內容,并基于實景界面邏輯將虛擬內容與實景視頻進行融合,從而生成與主導終端一致的內容。本公開能夠實現多終端聯網互動。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增強現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實現多終端聯網同步的方法、系統和云端服務器。
背景技術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是借助計算機視覺和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等技術,將虛擬對象與現實世界有機結合,通過自然的虛實交互方式,提升感知效果。
AR技術是作為人性化交互機制變革的手段,并隨著作為智能手機的售賣亮點,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預計到2021年全球市場將超1200億美元(易觀數據),其中游戲是主要的創新娛樂方式和重要的增值來源。
因為AR本身需要具備將實時實景獲取、識別、建模和定位,并同步完成虛擬場景和物品添加、匹配和交互融合,給運行終端帶來較大的能力挑戰;同時由于本地化實景獲取的限制,從而也影響了多人、分區域的聯網對戰,造成了當前AR游戲尚處于單機模式,而且覆蓋終端范圍也存在較大限制。
發明內容
本公開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現多終端聯網同步的方法、系統和云端服務器,無AR能力的終端通過利用主導終端的AR能力,實現多終端聯網互動。
根據本公開一方面,提出一種實現多終端聯網同步的方法,包括:獲取主導終端上傳的實景視頻和實景界面邏輯,其中,主導終端基于本地增強現實AR技術根據實景視頻生成實景界面邏輯;基于實景界面邏輯生成對應的虛擬內容邏輯;將虛擬內容邏輯發送至主導終端,以便主導終端根據虛擬內容邏輯生成虛擬內容,基于AR技術將虛擬內容與實景視頻進行融合;將虛擬內容邏輯、實景界面邏輯和實景視頻同步至參與終端,以便參與終端根據虛擬內容邏輯生成虛擬內容,并基于實景界面邏輯將虛擬內容與實景視頻進行融合,從而生成與主導終端一致的內容。
可選地,響應于主導終端完成相關內容操控,將更新后的實景界面邏輯和基于內容操控引起的虛擬內容邏輯同步至參與終端;或者響應于參與終端完成相關內容操控,將基于內容操控引起的虛擬內容邏輯同步至主導終端。
可選地,虛擬內容與實景視頻融合輸出為AR游戲內容。
可選地,虛擬內容邏輯包括虛擬物的坐標和屬性信息;其中,基于實景界面邏輯生成對應的虛擬內容邏輯包括:根據游戲規則,在實景界面邏輯中建立虛擬物,并確定各虛擬物的坐標信息、個體屬性和相關虛擬物之間的相關屬性。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還提出一種云端服務器,包括:數據獲取單元,用于獲取主導終端上傳的實景視頻和實景界面邏輯,其中,主導終端基于本地增強現實AR技術根據實景視頻生成實景界面邏輯;邏輯生成單元,用于基于實景界面邏輯生成對應的虛擬內容邏輯;數據同步單元,用于將虛擬內容邏輯發送至主導終端,以便主導終端根據虛擬內容邏輯生成虛擬內容,基于AR技術將虛擬內容與實景視頻進行融合,并上傳融合狀態;以及將虛擬內容邏輯、實景界面邏輯和實景視頻同步至參與終端,以便參與終端根據虛擬內容邏輯生成虛擬內容,并基于實景界面邏輯將虛擬內容與實景視頻進行融合,從而生成與主導終端一致的內容。
可選地,數據獲取單元還用于響應于主導終端完成相關內容操控,更新實景界面邏輯;數據同步單元還用于將更新后的實景界面邏輯和基于內容操控引起的虛擬內容邏輯同步至參與終端;或者數據獲取單元還用于響應于參與終端完成相關內容操控;數據同步單元還用于將基于內容操控引起的虛擬內容邏輯同步至主導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215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處理裝置
- 下一篇:具有高穩定性的停車拍攝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