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泛光照射器與點陣投影器的整合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20764.1 | 申請日: | 2018-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711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鄭訓育 | 申請(專利權)人: | 視銳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42 | 分類號: | G02B27/42;G02B27/30;G03B21/20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濤<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TW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源發射器 點陣投影 復合鏡片 泛光 繞射光學元件 發射器 整合結構 擴散鏡 手機 切換裝置 硬體配置 照射器 鏡片 對準 制作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泛光照射器與點陣投影器的整合結構,包含:一光源發射器;一準直鏡,位于所述光源發射器的一前端;一復合鏡片,位于所述光源發射器的所述前端,其中所述復合鏡片包含有一繞射光學元件以及一擴散鏡;切換裝置,連接所述切換鏡片,以控制所述復合鏡片的所述繞射光學元件或所述擴散鏡對準所述光源發射器的位置。本發明中,同一結構可以分別作為泛光發射器或是點陣投影器使用,以同一整合結構,取代原先的泛光發射器與點陣投影器兩個不同元件,降低手機的制作成本,并增加手機的硬體配置空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領域,尤其是關于一種泛光照射器(Flood illuminator)與點陣投影器(Dot projector)的整合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進步,手機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隨身物品之一,因此對于個人手機內資料的保護技術,也不斷地被研究與發展。
近年來,藉由發展3D立體影像感測技術,具有人臉辨識功能的電子產品也逐漸出現于市面上。以手機為例,現有具有人臉辨識功能的手機,至少包含有泛光照射器、點陣投影器與紅外線鏡頭等裝置。現有手機進行人臉辨識的流程,大致上依序包含有三步驟,分別為接近感測(判斷是否有物體接近手機)、泛光照射器感測以及點陣投影器感測。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泛光照射器的感測方式,包含藉由泛光照射器發出一較大照射角度的光源(例如紅外線),投射至一物體(例如人臉)的表面,接著由紅外線相機接收從物體反射回來的光源,并且經由處理器等元件經計算后,粗略地判定所述物體是否為人臉。當確定物體為人臉之后,點陣投影器則發出多個光點(例如數千至數萬個)投影至人臉上,搭配紅外線鏡頭接收反射的光點變化,計算出虛擬人臉表面輪廓,用以精細判斷所檢測的人臉是否為手機的使用者本人或其他經過認證的人物。
然而,泛光投影器與點陣投影器為兩個不同元件,但同樣包含有光源發射器,因此若可以整合泛光投影器與點陣投影器,則可以降低手機的制作成本,并增加手機的硬體配置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泛光照射器與點陣投影器的整合結構,包含:一光源發射器;一準直鏡(collimator),位于所述光源發射器的一前端;一復合鏡片,位于所述光源發射器的所述前端,其中所述復合鏡片包含有一繞射光學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DOE)以及一擴散鏡(Diffuser);切換裝置,連接所述切換鏡片,以控制所述復合鏡片的所述繞射光學元件或所述擴散鏡對準所述光源發射器的位置。
因為泛光發射器與點陣投影器具有部分相似的功能,例如兩者均包含有光源發射器與準直鏡,且在手機進行人臉辨識的過程中,泛光發射器與點陣投影器并不會同時被使用。因此,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將泛光發射器與點陣投影器兩者整合成一結構,并藉由切換裝置來改變所述整合結構的模式。如此一來同一結構可以分別作為泛光發射器或是點陣投影器使用,以同一整合結構,取代原先的泛光發射器與點陣投影器兩個不同元件,降低手機的制作成本,并增加手機的硬體配置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泛光照射器與點陣投影器的整合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泛光照射器與點陣投影器的整合結構處于一泛光照射器模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3為當本發明的泛光照射器與點陣投影器的整合結構處于一點陣投影器模式的上視示意圖。
附圖標號:1-整合結構;10-光源發射器;12-光源;14-準直鏡;16-復合鏡片;18-擴散鏡;20-繞射光學元件;22-切換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下文特列舉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構成內容及所欲達成的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視銳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視銳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207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