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場景的主動喚醒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16458.0 | 申請日: | 2018-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64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葛瑩;李文軒;張曼;卜韓旭;劉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中國)研發中心;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0L15/22 | 分類號: | G10L15/22;G10L1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杜志敏;宋志強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場景 主動 喚醒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基于場景的主動喚醒方法,該方法包括:配置主動喚醒的觸發條件;獲取用戶信息,以及與用戶相關的場景信息;使用獲取的用戶信息,以及與用戶相關的場景信息與配置的觸發條件進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則主動喚醒,并根據獲取的用戶信息,以及與用戶相關的場景信息與用戶進行語音交互。基于同樣的發明構思,本申請還提出一種基于場景的主動喚醒裝置,能夠根據場景信息和用戶信息自動喚醒語音交互設備,降低誤喚醒率,提高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場景的主動喚醒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技術的目標是讓計算機能夠“聽寫”出不同人所說出的連續語音,也就是俗稱的“語音聽寫機”,是實現“聲音”到“文字”轉換的技術。
自動語音識別也稱為語音識別(Speech Recognition)或計算機語音識別(Computer Speech Recognition)。
語音識別系統只能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獲得滿意的性能,或者說只能應用于某些特定的場合
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是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語言學關注計算機和人類(自然)語言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領域。
自然語言處理是與人機交互的領域有關的,在自然語言處理面臨很多挑戰,包括自然語言理解,因此,自然語言處理涉及人機交互的面積。
在NLP諸多挑戰涉及自然語言理解,即計算機源于人為或自然語言輸入的意思,和其他涉及到自然語言生成。現代NLP算法是基于機器學習,特別是統計機器學習。機器學習范式是不同于一般之前的嘗試語言處理。語言處理任務的實現,通常涉及直接用手的大套規則編碼。
ifttt是“if this then that”的縮寫,事實上是讓你的網絡行為能夠引發連鎖反應、讓你使用更為方便,其宗旨是“讓互聯網為你服務(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you)”。通過流程將各種信息串聯起來,然后再集中把你要的信息呈現給你。解決了信息的冗雜,收取或關注重要信息的問題。
現有語音喚醒技術以“喚醒詞喚醒”為主要方式,結合“聲紋識別”和“圖像識別”等技術實現喚醒和語音交互。喚醒后支持語音聊天、語音控制、語音播放等功能;本專利是“場景條件喚醒”并支持智能設置和智能預測,喚醒后進行個性化場景交互,包括語音詢問、語音推薦、語音提醒、語音控制功能。
喚醒詞喚醒是一種設備被動喚醒,喚醒方式不夠智能,沒有體現語音助手的智能協助作用。
喚醒詞喚醒存在隱藏的安全問題:智能語音設備聽到激活詞就會立刻被喚醒并開始記錄,這意味著可能發生設備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存儲對話的情況;
喚醒詞喚醒的交互方式不自然,需要用戶主動說出包含可識別口令的預設喚醒詞;
現有語音交互多為泛化的語音服務,很少提供基于場景的個性化服務,只提供通用的語音對話和交互模式。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基于場景的主動喚醒方法和裝置,能夠根據場景信息和用戶信息自動喚醒語音交互設備,降低誤喚醒率,提高用戶體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基于場景的主動喚醒方法,該方法包括:
配置主動喚醒的觸發條件;
獲取用戶信息,以及與用戶相關的場景信息;
使用獲取的用戶信息,以及與用戶相關的場景信息與配置的觸發條件進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則主動喚醒,并根據獲取的用戶信息,以及與用戶相關的場景信息與用戶進行語音交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中國)研發中心;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中國)研發中心;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164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