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深管廊基坑的多層管廊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12892.1 | 申請日: | 2018-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3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時小兵;劉惠林;任亞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魯延生 |
| 地址: | 243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廊 基坑 防水卷材 多層管 噴漿層 鉆孔灌注樁 混凝土墊層 兩邊 施工技術領域 噴射混凝土 地下管廊 固定鋼板 基坑底面 結構施工 模板搭建 施工成本 向上翻折 右側外壁 左側外壁 鉚釘 邊緣處 外模板 澆注 兩排 內壁 墻板 施工 鋼板 緊貼 鋪設 | ||
1.一種深管廊基坑的多層管廊結構,包括管廊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基坑(1)的兩邊設有兩排鉆孔灌注樁(2),所述管廊基坑(1)左邊的鉆孔灌注樁(2)的右側外壁上固定鋼板網,所述管廊基坑(1)右邊鉆孔灌注樁(2)的左側外壁上固定鋼板網,所述鋼板網上噴射混凝土形成噴漿層(3),所述管廊基坑(1)的底面上澆注一層混凝土墊層(4),所述混凝土墊層(4)上鋪設一層防水卷材(5),所述防水卷材(5)的兩邊向上翻折并緊貼噴漿層(3),所述防水卷材(5)左右兩邊緣處通過鉚釘與噴漿層(3)固定,所述防水卷材(5)上設有多層管廊(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深管廊基坑的多層管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5)的兩邊緣與地面距離為四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深管廊基坑的多層管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排鉆孔灌注樁(2)的樁間距離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深管廊基坑的多層管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6)的截面呈矩形。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所述深管廊基坑的多層管廊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管廊施工的規劃,在地面上對管廊位置進行定位放線,同時確定管廊基坑(1)位置兩邊的兩排鉆孔灌注樁(2)的點位;
步驟二:根據步驟一中確認的鉆孔灌注樁(2)的點位依次進行鉆孔灌注樁(2)進行施工;
步驟三:當鉆孔灌注樁(2)達到設計要求強度后,根據管廊基坑(1)的深度要求,將兩排鉆孔灌注樁(2)之間的土方挖出;
步驟四:將左邊鉆孔灌注樁(2)的右側外壁以及右邊鉆孔灌注樁(2)的左側外壁附著的黏土清除,沿管廊走向,在鉆孔灌注樁(2)清除干凈的外壁上人工固定一層鋼板網,根據管廊基坑(1)支護要求,在鋼板網上噴射形成噴漿層(3),然后對管廊(6)進行分段施工;
步驟五:第一段施工時,在管廊基坑(1)的底部澆注管廊的混凝土墊層(4),在混凝土墊層(4)的上面,緊貼混凝土墊層(4)鋪設一層防水卷材(5),再將防水卷材(5)左右兩邊向上翻折,同時緊貼噴漿層(3)表面,將防水卷材(5)左右兩邊緣處通過鉚釘與噴漿層(3)固定;
步驟六:然后對第一段管廊(6)的第一層進行施工,在防水卷材(5)上放置管廊預制內模(7),在管廊預制內模(7)的兩側以及上方綁扎管廊(6)的第一層的骨架鋼筋,在管廊預制內模(7)的前后兩端固定擋板(8),在噴漿層(3)、擋板(8)以及管廊預制內模(7)構成的槽內澆注混凝土形成第一段管廊(6)的第一層的墻板和頂板,第一段管廊(6)的第一層施工完成;
步驟七:對第一段管廊(6)的第二層進行施工,在管廊(6)的第一層的管廊頂板上放置管廊預制內模(7),然后在管廊預制內模(7)的兩側以及上方綁扎管廊(6)的第一層的骨架鋼筋,在管廊預制內模(7)的前后兩端固定擋板(8),在噴漿層(3)、擋板(8)以及管廊預制內模(7)構成的槽內澆注混凝土形成第二層管廊的墻板和頂板,第一段管廊(6)的第二層施工完成;自下而上依次完成各層管廊施工;
步驟八:沿管廊走向,依次完成各段管廊(6)施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深管廊基坑的多層管廊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5)的兩邊緣與地面距離為四米。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深管廊基坑的多層管廊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排鉆孔灌注樁(2)的樁間距離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1289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