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磨抗菌手機外殼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09556.1 | 申請日: | 2018-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4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展游軟件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55/02;C08L25/06;C08L67/00;C08L91/00;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3/38;C08K3/26;C08K5/12;C08K5/13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謝偉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磨 手機外殼 抗菌 制備 載銀納米二氧化鈦 聚苯乙烯 耐熱性 苯乙烯共聚物 環氧大豆油 納米氮化硅 納米碳酸鈣 納米氧化鋅 材料領域 聚碳酸酯 抗氧化劑 人類健康 手機表面 碳納米管 丙烯腈 丁二烯 抗菌性 硼酸鋅 潤滑劑 手機殼 增塑劑 重量份 竹炭粉 改性 細菌 配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磨抗菌手機外殼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手機殼材料領域,包括以下重量份計的原料:聚碳酸酯50?58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3?18份、聚苯乙烯10?15份、環氧大豆油7?12份、納米碳酸鈣8?14份、納米氧化鋅3?7份、載銀納米二氧化鈦3?7份、改性竹炭粉6?12份、硼酸鋅3?7份、碳納米管5?10份、納米氮化硅3?7份、增塑劑1.6?2.4份、潤滑劑2.1?2.8份和抗氧化劑1.8?2.8份;本發明中通過原料之間的配合具有良好的耐磨、耐熱性,同時具有優異的抗菌性,減緩手機表面細菌的滋生,有益于人類健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手機殼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磨抗菌手機外殼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手機,作為普及率極高的一款手持移動通訊終端設備,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已經經過了數次升級換代,成為科技進步的時代縮影。作為手機的“皮膚”,手機外殼是用戶們直接進行接觸的部分,它不僅是手機強有力的防護傘,可以有效地減少灰塵的侵襲,降低意外摔落的損害,增強手機的使用壽命,更重要的是提升使用者的產品體驗。
早期為了延長提高手機外殼的防腐性,只是簡單的在外殼表面噴涂一層防滑紋或者噴漆。雖然很實用,但無法滿足消費崇尚美感的心理。其中,鋼琴烤漆受到了大眾的歡迎。鋼琴漆工藝,是烤漆工藝的一種,工序非常復雜,機械化的鋼琴烤漆還是很快速的。有些手機廠商采用了鋼琴漆工藝來制造,有些則用普通的聚氨酯漆噴漆,工藝和耐久度方面要差很多。鋼琴烤漆工藝在外觀上給人以高檔、華麗的美感,突出了手機的質感,也帶來了良好的手感。目前這種技術非常成熟,不過使用時間較長會出現脫落或掉漆現象,而且容易沾染指紋影響手機美觀,并且耐磨損方面還有待提高。
“機不離手”也成為一種極普遍的社會現象。雖然手機為我們提供了諸多方便和娛樂,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據調查,手機及隨身攜帶的電子產品已成為消費者最易接觸細菌的十大日常用品之一。一些專家經過研究發現,手機攜帶各種細菌,并且這細菌的量不是一般的大,竟然是馬桶手柄細菌量的18倍。手機每天都會與人們的皮膚、鼻、嘴、耳朵等有大量的接觸,尤其在夏季,當手機被貼著耳朵,放在嘴邊說上一通,手機就會粘上汗液、唾液等,而且,隨著手機使用時間的延長,這些物質在手機表面會滋生大量的細菌,不利于人們健康衛生。
中國專利CN201510262068.1公開了一種塑料手機外殼的制造方法,以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阻燃劑、納米β-碳化硅、鎳粉、聚苯胺液體為原料混合熔融擠出造粒,制得成品。制得的手機外殼強度高,不易開裂,并具有較佳的耐磨性,但是存在手機抗菌差的缺點。
中國專利CN201510641903.2公開了一種手機外殼用高硬度耐磨耐熱材料,本專利有效的改善了硬度、耐磨和耐熱性能,但是不具有任何抗菌性能,長時間使用,不利于人體健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磨抗菌手機外殼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中通過原料之間的配合具有良好的耐磨、耐熱性,同時具有優異的抗菌性,減緩手機表面細菌的滋生,有益于人類健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耐磨抗菌手機外殼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計的原料:
聚碳酸酯50-58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3-18份、聚苯乙烯10-15份、環氧大豆油7-12份、納米碳酸鈣8-14份、納米氧化鋅3-7份、載銀納米二氧化鈦3-7份、改性竹炭粉6-12份、硼酸鋅3-7份、碳納米管5-10份、納米氮化硅3-7份、增塑劑1.6-2.4份、潤滑劑2.1-2.8份和抗氧化劑1.8-2.8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展游軟件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展游軟件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095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