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補腎壯骨作用的參鹿壯骨補腎丸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09002.1 | 申請日: | 2018-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038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謝曉龍;謝忠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眉山市中醫醫院(眉山市東坡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9 | 分類號: | A61K36/889;A61K36/896;A61K9/20;A61P13/12;A61P19/08;A61P29/00;A61P19/02;A61K35/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 |
| 地址: | 62001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壯骨補腎丸 補腎壯骨 湯劑 制備 當歸 析出 貴重藥物 技術技術 健康水平 攜帶不便 用藥成本 鹿茸 乳香 川牛膝 雞血藤 鹿銜草 延胡索 淫羊藿 菟絲子 丹參 赤芍 川芎 煎制 沒藥 續斷 血竭 人參 變質 中藥 保存 制作 資金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補腎壯骨作用的參鹿壯骨補腎丸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中藥技術技術領域,解決現有湯劑制作繁瑣,不易保存,易變質,攜帶不便;在湯劑的煎制過程中某些貴重藥物的有效成分不能較好的析出,會導致藥效大幅度降低,造成資源及資金的浪費,從而使患者的用藥成本也隨之提高,不利于提高廣大患者的就醫能力,也不利于提高社會的總體健康水平的問題。包括人參、鹿茸、淫羊藿、鹿銜草、丹參、當歸、赤芍、雞血藤、血竭、川芎、續斷、乳香、沒藥、延胡索、菟絲子、川牛膝、三七和練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補腎壯骨作用的參鹿壯骨補腎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針對目前治療骨壞死的方劑層出不窮,大多為口服湯劑,“湯者蕩也”,雖然湯劑作用效果較快,但湯劑制作繁瑣,不易保存,易變質,攜帶不便;在湯劑的煎制過程中某些貴重藥物的有效成分不能較好的析出,會導致藥效大幅度降低,造成資源及資金的浪費,從而使患者的用藥成本也隨之提高,不利于提高廣大患者的就醫能力,也不利于提高社會的總體健康水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彌補現有用于股骨頭壞死等病癥治療的口服湯劑的不足,提供一種服用方便,便于攜帶及服用,生物利用度高,藥物含量高,價格低廉的參鹿壯骨補腎丸。本發明所涉及的參鹿壯骨補腎丸,以含有括人參、鹿茸、淫羊藿、鹿銜草、丹參、當歸、赤芍、雞血藤、血竭、川芎、續斷、乳香、沒藥、延胡索、菟絲子、川牛膝、三七和練蜜等中藥為原料制備而成的一種具有補腎壯骨作用的參鹿壯骨補腎丸。
本發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補腎壯骨作用的參鹿壯骨補腎丸,包括人參、鹿茸、淫羊藿、鹿銜草、丹參、當歸、赤芍、雞血藤、血竭、川芎、續斷、乳香、沒藥、延胡索、菟絲子、川牛膝、三七和練蜜。
進一步地,一種具有補腎壯骨作用的參鹿壯骨補腎丸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人參40-70份,鹿茸20-50份,淫羊藿100-200份,鹿銜草100-200份,丹參50-70份,當歸40-60份,赤芍50-70份,雞血藤80-100份,血竭15-20份,川芎30-60份,續斷80-100份,乳香20-40份,沒藥15-40份,延胡索40-60份,菟絲子50-70份,川牛膝50-70份,三七130-150份和練蜜20-50份。
進一步地,一種具有補腎壯骨作用的參鹿壯骨補腎丸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人參50份,鹿茸30份,淫羊藿150份,鹿銜草80份,丹參55份,當歸58份,赤芍62份,雞血藤95份,血竭18份,川芎45份,續斷90份,乳香35份,沒藥25份,延胡索50份,菟絲子60份,川牛膝65份,三七140份和練蜜30份。
本發明原料藥理作用如下:
人參:甘、微苦,涼。歸肺、心、腎、脾經。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標準收載于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干燥根。標準收載于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
丹參: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干燥根及根莖。標準收載于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
川牛膝:苦、甘、酸,平。歸肝、腎經。活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為莧科植物莧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的干燥根。標準收載于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
赤芍:苦,微寒。歸肝經。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標準收載于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本制劑使用川赤芍的干燥根。
雞血藤:苦、微甘,溫。歸肝、腎經。行血補血,調經,舒筋活絡。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莖。標準收載于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眉山市中醫醫院(眉山市東坡區人民醫院),未經眉山市中醫醫院(眉山市東坡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090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