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汽車內部部件的透明構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06777.3 | 申請日: | 2018-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350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樸相必;金鉉敦;李禎煥;林英圭;全美貞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摩比斯株式會社;大元化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32B27/40 | 分類號: | B32B27/40;B32B27/20;B32B27/18;B32B27/06;B32B27/12;B32B5/18;B32B3/08;B32B33/00;C09D175/04;C09D7/61;C08L75/04;C08K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陳鵬;王俠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汽車 內部 部件 透明 構件 | ||
本發明涉及用于汽車內部部件的透明構件。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用于汽車內部部件的透明構件包括:光源;光學圖案層,形成在光源之上;以及第一透光外皮層,形成在光學圖案層上并且包括分散在100重量份的第一透明樹脂基質中的1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第一無機填料,其中,第一無機填料包括球形碳酸鈣。
相關申請的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7年11月27日向韓國知識產權局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7-0159171號的權益,其全部公開內容通過引用結合于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汽車內部部件的透明構件。
背景技術
汽車內部部件為乘客提供舒適性,并且內部部件的外觀、感覺等作為確定汽車感知的感受力的重要因素。這些汽車內部部件包括把手、儀表板、門內飾(door trim)、車頂內襯(head liner)等。這些內部部件是確定汽車內部的感知品質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因為已經對汽車的高品質和個性提出需求,因此已經對確定汽車內部的美感的內部部件的高品質外觀提出需求。此外,為了在夜晚或在黑暗的地方行駛期間為汽車中的乘客提供舒適性,汽車內部還包括照明燈、儀表板、開關燈等。此外,為了通過在汽車內部中創建柔和氣氛來滿足乘客的情緒,汽車內部還可以進一步包括諸如儀表板和門內飾的部件中的情境燈。
同時,這些汽車內部部件可以通過如下方式來制造:將光源布置在不透明的注射模制部件中,對注射模制部件的表面進行涂覆或者使注射模制部件經受表面處理,諸如膜插入模制,以及利用皮革制品覆蓋注射模制部件的表面。因此,這些汽車內部部件被配置為使得當未打開燈時,直接暴露內部部件的表面。
與本發明相關的現有技術包括韓國專利申請公開No.2016-0142427(公布于1999年6月15日;標題為:汽車內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致力于用于汽車內部部件的透明構件。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用于汽車內部部件的透明構件包括:光源;光學圖案層,形成在光源上;以及第一透光外皮層(skin layer),形成在光學圖案層上并且包括分散在100重量份的第一透明樹脂基質中的1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第一無機填料,其中,第一無機填料包括球形碳酸鈣(CaCO3)。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透明樹脂基質可包括聚碳酸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樹脂、環氧樹脂、聚(甲基)丙烯酸樹脂、聚氨酯樹脂和三醋酸纖維素(TAC)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光學圖案層可包括網狀物。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光學圖案層可包括遮光層,在該遮光層中形成有預定的透光圖案。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透光圖案可以通過激光蝕刻或油墨轉移形成。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無機填料可具有0.1μm至100μm的平均粒徑。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透光外皮層可以進一步包括顏料、染料、光吸收劑和光穩定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無機填料可以進一步包括球形的光漫射填料,并且該光漫射填料可包括金屬光漫射填料、硅樹脂光漫射填料和丙烯酸光漫射填料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預定形狀可以形成在第一透光外皮層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透明構件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二透光外皮層,該第二透光外皮層形成在光學圖案層之下并且包括第二透明樹脂基質。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二透光外皮層可以進一步包括分散在第二透明樹脂基質中的第二無機填料,并且第二無機填料可包括球形碳酸鈣(CaCO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摩比斯株式會社;大元化成株式會社,未經現代摩比斯株式會社;大元化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067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