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車載心肺復蘇機器人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506003.0 | 申請日: | 2018-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52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梁聰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康康同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31/00 | 分類號: | A61H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澤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蔣尊龍 |
| 地址: | 221400 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復蘇 機器人 | ||
1.一種車載心肺復蘇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與急救車車頂內(nèi)部固定連接的頂部框架(1),頂部框架(1)通過折疊架(2)連接胸外按壓機構(3),所述胸外按壓機構(3)包括基板(31),所述基板(31)中部貫穿設置有按壓柱(32),按壓柱(32)為豎直設置,所述按壓柱(32)底部為球面,所述按壓柱(32)上部與驅動機構聯(lián)動;所述基板(31)兩側對稱豎直向下設置有固定桿(33),固定桿(33)底部設置固定夾(34),固定夾(34)為與擔架桿對應的環(huán)形夾;
所述固定夾(34)為自鎖式手銬;
所述折疊架(2)為“Z”字形,包括上部框(21)、中部框(22)及下部框(23),所述中部框(22)的兩端分別與上部框(21)和下部框(23)的一端鉸接,所述上部框(21)的另一端與所述頂部框架(1)鉸接,所述下部框(23)下表面與所述按壓機構(3)的頂部固定連接;
所述上部框(21)、中部框(22)及下部框(23)三者的鉸接處均設置有扭簧,所述上部框(21)兩側設置有氣壓桿(35),氣壓桿(35)一端與所述頂部框架(1)鉸接,另一端與所述上部框(21)的外側面連接;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在所述按壓柱(32)頂部與所述基板(31)的上表面之間設置的壓簧(36),及所述按壓柱(32)正上方設置的凸輪(37),與凸輪(37)同軸設置有凸輪齒輪(38),所述基板(31)上方固定設置有支撐框架,所述凸輪(37)的輪軸架設在所述支撐框架上,所述支撐框架上設置有電機(39),電機(39)的電機軸上設置有主動輪(40),主動輪(40)與所述凸輪齒輪(38)嚙合;
所述基板(31)一側固定設置送氣筒(41),送氣筒(41)為活塞筒,其底部通過氣管(42)連接呼吸面罩,送氣筒(41)的外筒與所述基板(31)固定連接,外筒底部設置有單向進氣口,內(nèi)筒在外筒內(nèi)部上下滑動,內(nèi)筒頂部一側固定連接豎直向下設置的齒條(43),齒條(43)與一半圓齒輪(44)嚙合,與半圓齒輪(44)同軸設置有送氣齒輪(45);
所述支撐框架上設置有滑軌,所述電機(39)通過該滑軌與所述支撐框架滑動連接,電機(39)的一側設置推桿(46),推桿(46)的固定端與所述支撐框架的架體固定連接,活動端與電機(39)的一側固定連接;推桿(46)活動端設有兩個極限位,處于一個極限位時主動輪(40)與凸輪齒輪(38)嚙合,處于另一個極限位時主動輪(40)與送氣齒輪(45)嚙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心肺復蘇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46)為電動推桿或液壓推桿。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載心肺復蘇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1)一側固定設置有拉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康康同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康康同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0600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