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自由度四爪支撐懸置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04937.0 | 申請日: | 2018-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088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漢光;蘇俊收;楊碩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徐工國重實驗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5/12 | 分類號: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劉艷艷;董建林 |
| 地址: | 221004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由度 支撐 懸置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自由度四爪支撐懸置裝置,發動機底端四側固定在支腿板頂部,擺動臂上端部安裝在支腿板底部;擺動臂下端部連接有緩沖軸,該緩沖軸與緩沖閥上部連接,減振臂上端部連接另一緩沖軸,該緩沖軸與緩沖閥下部連接,減振臂下端安裝在橡膠球的孔槽內,橡膠球安裝在攪動支座的球槽內,攪動支座底端部固定安裝在車架上。針對發動機工作時轉動力矩產生的振動,通過擺動臂、傳遞凸輪傳遞在緩沖閥橡膠上,緩沖后殘余振動通過減振凸輪、減振臂傳遞到減振臂端部的橡膠球上,進行攪動緩沖;平動方向振動一部分通過擺動臂開槽中懸掛的橫擺塊進行緩沖,一部分通過橡膠球在水平方向攪動緩沖,最后使得發動機引起的振動層級緩沖、多自由緩沖。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NVH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多自由度四爪支撐懸置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消費者對汽車產品舒適性與可靠性要求的關注越來越高,汽車的振動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汽車承受的振動主要來自發動機的周期性振動和路面的隨機激勵。為了減少車輛的振動,減振器被應用在發動機和車架之間,并起到支撐和限位作用。發動機繞曲軸線產生的傾覆力矩比較大,引起車輛劇烈晃動。國內發動機懸置最常使用橡膠減振器,但橡膠減振器支撐剛度小,抗彎抗扭性能不佳,不能承受較大的負載與扭轉,對具有較低激勵頻率或較重的設備不適用,性能也易受外部環境條件的影響。為了彌補橡膠減振器的缺點,亟待研制一種新的減振器。
現有技術為一種橡膠減振器,其結構如圖1所示,安裝位置如圖2所示,該減振器安裝結構包括大墊板01、橡膠體02、豎支撐板03、懸置外圈04、上支架05、固定螺栓06、下支架07。橡膠減振器主體為錐狀,懸置外圈和豎支撐板為鋼材料,硫化在橡膠主體上?,F有技術中的減振器為上下對稱式結構,將兩個橡膠懸置對稱安裝在上支架上,用螺栓對兩個橡膠懸置進行固定,下方懸置安裝在下支架上。橡膠減振器安裝時,懸置外圈上下對稱放置在上支架上,大墊板放在橡膠主體上側。固定螺栓依次穿過上大墊板、上橡膠體豎支撐板、下橡膠體支撐板、下大墊板、下支架,固定螺栓兩端,用螺母擰緊。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點:(1)現有技術的橡膠減振器難以對轉動方向的振動施加影響。(2)現有技術的橡膠減振器在轉動方向上解耦率差,轉動方向的力矩,易引起其他方向的振動。(3)現有技術的橡膠減振器在受到較大沖擊時,無緩沖裝置,上下豎板先接觸,零部件間易發生碰撞。(4)現有技術的橡膠減振器在高頻激勵下易硬化。
發明內容
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多自由度四爪支撐懸置裝置,具有沖擊緩沖及增加減振效果。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自由度四爪支撐懸置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動機、支腿板、擺動臂、緩沖閥、輔助支撐架、車架、攪動支座、橡膠球、減振臂;
發動機底端四側分別固定連接在四個支腿板頂部,擺動臂上端部通過擺臂緊固軸和固定花鍵安裝在支腿板底部;擺動臂下端部連接設置有緩沖軸,擺動臂的緩沖軸通過滑動軸承與緩沖閥上部連接,緩沖閥底端部固定安裝在輔助支撐架上端;輔助支撐架下端部固定連接在車架一側上;減振臂上端部連接設置另一緩沖軸,減振臂的緩沖軸通過滑動軸承與緩沖閥下部連接,減振臂下端安裝在橡膠球的孔槽內,所述橡膠球安裝在攪動支座的球槽內,攪動支座底端部固定安裝在車架上,整體結構運行時產生轉動矩傳遞路徑。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多自由度四爪支撐懸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閥為中心通方孔的長方體結構,緩沖閥橡膠配合安裝在緩沖閥的方孔中間位置,與擺動臂連接的緩沖軸上固定配合安裝有傳遞凸輪,所述傳遞凸輪小徑端配合安裝在緩沖閥橡膠上端槽內;與減振臂連接的緩沖軸上固定配合安裝有減振凸輪,所述減振凸輪小徑端嵌合安裝在緩沖閥橡膠下端部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發動機以氣缸布置后曲軸轉動產生的轉矩M?方向面為基準平面,保證安裝的四爪支撐懸置的減振凸輪、傳遞凸輪端面與其平行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徐工國重實驗室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徐工國重實驗室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049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電池鎖緊機構
- 下一篇:混合動力系統及混合動力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