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銀花茶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03904.4 | 申請日: | 2018-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32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百味堂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亳州市譙***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銀 花茶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花茶制作技術領域,尤其是金銀花茶制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初選:采摘金銀花花蕾和金銀花花朵;采摘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的鮮嫩茶葉;步驟二、茶葉加工:將茶葉制作形成含水量不超過3%~5%的干茶葉;步驟三、茶葉提香:將步驟二中的干茶葉和步驟一中金銀花花朵進行隔層疊放,即,一層干茶葉一層金銀花花朵;且金銀花花朵平攤在網袋中;然后密封;步驟四、蒸制:將步驟一中的金銀花花蕾,采用蒸制設備進行蒸制;步驟五、冷卻;步驟六、烘干:將冷卻后的金銀花花蕾進行烘干;步驟七、混合:將步驟三中的干茶葉取出與步驟六中的金銀花花蕾混合均勻。本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加熱效果不好,導致加工后的金銀花質量不穩定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花茶制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金銀花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金銀花初開為白色,后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金銀花自古以來就以它的藥用價值廣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熱解毒,主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疽疔毒等。現代研究證明,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藥理活性成分,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多種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力,另外還可增強免疫力、抗早孕、護肝、抗腫瘤、消炎、解熱、止血(凝血)、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等,其臨床用途非常廣泛,可與其它藥物配伍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統感染、高血壓等40余種病癥。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其對于頭昏頭暈、口干作渴、多汗煩悶、腸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癥、闌尾炎、皮膚感染、癰疽疔瘡、丹毒、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癥均有一定療效。
因此,將金銀花制作成金銀花茶,也成為了較為常見的工藝。現如今的金銀花茶制備方法有很多:熏曬、炒曬、生曬、陰干、蒸后烘干、真空干燥、冷凍干燥和微波干燥等,干燥后對金銀花進行儲存,喝茶的時候就將其拿出來浸泡即可;非常的方便。然而不同的加工方法對金銀花中綠原酸、總黃酮的含量有較大的影響;其中,綠原酸是金銀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藥理成分之一;總黃酮能夠保護免疫系統,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上述金銀花干燥的方法中,采用蒸后烘干的方式制作后,金銀花中的有效成分綠原酸、總黃酮的含量較高,品質較好。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技術問題:采用蒸后烘干的方法時,蒸后烘干的原理是采用高溫快速殺酶;但是蒸后烘干法中,蒸制時升溫慢,導致前期溫度較低,后期溫度才慢慢增高,加熱效果不好。另外,金銀花全部堆放在一起進行蒸制,內部的金銀花與蒸汽接觸的時間晚,容易導致加熱不均勻;使得加工后的金銀花綠原酸含量不穩定,導致加工后的金銀花質量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金銀花茶制備工藝,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加熱效果不好,導致加工后的金銀花質量不穩定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
金銀花茶制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初選:采摘金銀花花蕾和金銀花花朵且分開放置;采摘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的鮮嫩茶葉,放置在一邊;
步驟二、茶葉加工:將初選得到的茶葉制作形成含水量不超過3%~5%的干茶葉;
步驟三、茶葉提香:將步驟二中的干茶葉和步驟一中的一部分金銀花花朵進行隔層疊放,即,一層干茶葉一層金銀花花朵;且金銀花花朵平攤在網袋中;然后密封;
步驟四、蒸制:將步驟一中的金銀花花蕾,采用蒸制設備進行蒸制;所述蒸制設備包括蒸汽部;所述蒸汽部從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隔開的放置腔、氣腔和加熱腔;將初選所得金銀花花蕾放入放置腔內;將純凈水通入加熱腔內,并將加熱腔內的水燒開至加熱腔內的水壓達到2~4帕;然后加熱腔內的熱蒸汽通過氣腔噴入到放置腔內,同時對放置腔內的金銀花花蕾進行松動,邊松動邊噴入熱蒸汽;
步驟五、冷卻:將蒸后的金銀花花蕾取出冷卻至常溫;
步驟六、烘干:將冷卻后的金銀花花蕾進行烘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百味堂藥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百味堂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039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排毒通便養生茶及其制備工藝
- 下一篇:一種有機桂花紅茶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