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維點云運動補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02767.2 | 申請日: | 2018-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313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劉達;張春明;李濤;吳云;朱飛虎;顧營迎;劉忠漢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S17/42 | 分類號: | G01S17/4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張歡 |
| 地址: | 10008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 運動 補償 方法 | ||
1.一種三維點云運動補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利用激光掃描目標,相機接收激光反射回光,存儲掃描獲得的第i組目標點云中各點在相機坐標系中的三維坐標值;i為正整數;
步驟二、求取第i組點云在相機坐標系下所有點的坐標值的平均值xm(i),ym(i),zm(i);求取第i-1組點云在相機坐標系下所有點的坐標值的平均值xm(i-1),ym(i-1),zm(i-1);
步驟三、將第i組點云和第i-1組點云分別與預先存儲的目標外形點云進行匹配,獲得兩組掃描點云在目標外形點云中的對應位置姿態,并計算出第i次掃描時目標形狀中心的位置點(Xi,Yi,Zi)和第i-1次掃描時目標形狀中心的位置點(Xi-1,Yi-1,Zi-1);
步驟四、在點(xm(i),ym(i),zm(i))與點(Xi,Yi,Zi)的連線上任意選取一點Ai,在點(xm(i-1),ym(i-1),zm(i-1))與點(Xi-1,Yi-1,Zi-1)的連線上任意選取一點Ai-1,計算點Ai和點Ai-1的距離值,將距離值最小的兩點連線AiAi-1的中點的坐標作為疑似目標旋轉中心坐標;
步驟五、以步驟四中計算的疑似目標旋轉中心為原點,在x,y,z軸分別以設定的步長在設定的范圍內遍歷獲得遍歷位置點,分別以這些遍歷位置點為第i組點云旋轉中心ci;
步驟六、選取步驟五中的一個點云旋轉中心ci,根據該點云旋轉中心ci位置和第i-1組點云旋轉中心ci-1位置及第i次掃描和第i-1次掃描的時間間隔,求取出目標旋轉中心位移及位移速度v;
根據步驟三中第i組點云和第i-1組點云匹配結果,獲得兩次掃描目標點云的相對角度偏差,根據角度偏差計算出目標旋轉角速度ω;
步驟七、基于步驟六對第i組掃描點云每一個點進行補償,計算出第i組掃描點云中每一個點的補償后位置;
步驟八、以步驟六中選取的旋轉中心ci為旋轉中心,按步驟七對第i組掃描點云進行運動補償后,計算補償后掃描點云與目標外形點云的匹配誤差;轉入步驟六,選取下一個旋轉中心ci,直到步驟五中所有旋轉中心ci計算完畢,進入步驟九;
步驟九、選取步驟八中匹配誤差最小的一組補償后掃描點云,作為第i組最終補償后的點云,將第i組最終補償后的點云的旋轉中心作為第i組點云最終旋轉中心;
步驟十、將步驟九中第i組最終補償后點云作為第i組點云、第i組最終點云旋轉中心作為第i組點云旋轉中心,i更新為i+1,返回步驟一,對新掃描的點云進行處理;
步驟十一、利用獲得的最終補償點云計算目標姿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維點云運動補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如果步驟一中i為1,則i更新為2,繼續步驟一掃描下一組點云并存儲第2組掃描點云的三維坐標,否則轉入步驟二。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三維點云運動補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七中計算第i組掃描點云中每一個點的補償后位置的公式為:
pj′=pj+rotate(ci+Δtj×v,Δtj×ω)
其中,pj′為第i組掃描點云中第j個點補償后位置,pj為第i組掃描點云中第j個點初始位置;rotate(cj+Δt×v,Δt×ω)為第j個點以ci+Δtj×v為旋轉中心旋轉Δtj×ω角度后的相對位移;Δtj為第j個點與第一個點的時間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經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0276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