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于淤泥中行走的浮箱履帶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99531.8 | 申請日: | 2018-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820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學軍;王萬眾;萬廣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學軍 |
| 主分類號: | B60F3/00 | 分類號: | B60F3/00;B62D55/0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566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泥板 曲軸 液壓氣缸 傳動箱 履帶輪 浮箱 履帶 淤泥 浮箱主體 傳動板 固定板 支桿 陸地作業 內部設置 連接桿 伸縮桿 水中和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于淤泥中行走的浮箱履帶,包括浮箱主體、履帶輪、中間曲軸、阻泥板、連接桿和液壓氣缸,所述浮箱主體邊側設置有所述履帶輪,兩個所述履帶輪之間設置有所述中間曲軸,所述中間曲軸下方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設置有阻泥板傳動箱,所述阻泥板傳動箱內部設置有所述液壓氣缸,所述液壓氣缸通過伸縮桿連接到阻泥板傳動板上,支桿一側連接到所述阻泥板傳動板上,所述支桿另一側設置在所述阻泥板傳動箱的外表面。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中的浮箱履帶不僅可以實現水中和陸地作業,阻泥板的設置也方便了在淤泥中的作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陸兩棲作業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淤泥中行走的浮箱履帶。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水陸兩棲作業的越來越廣泛,適用于陸地、沼澤軟地面及淺水作業環境的作業車應用越來越廣,目前的水陸兩棲行走裝置采用多體船式浮箱結構及密封箱形履帶板,能在淤泥及水面安全行走與作業。加強的超長工作臂、高效的回轉機構,保證了作業品質和挖掘效率。先進液壓系統與動力系統裝置的科學合理匹配,可方便地實現復合作業動作,確保工作的高效率和高經濟性的統一,但是在淤泥中行走時,由于淤泥的滲透包過對于行走裝置本身的傳動裝置影響巨大,減慢了作業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便于淤泥中行走的浮箱履帶。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便于淤泥中行走的浮箱履帶,包括浮箱主體、履帶輪、中間曲軸、阻泥板、連接桿和液壓氣缸,所述浮箱主體邊側設置有所述履帶輪,兩個所述履帶輪之間設置有所述中間曲軸,所述中間曲軸下方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設置有阻泥板傳動箱,所述阻泥板傳動箱內部設置有所述液壓氣缸,所述液壓氣缸通過伸縮桿連接到阻泥板傳動板上,支桿一側連接到所述阻泥板傳動板上,所述支桿另一側設置在所述阻泥板傳動箱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板下方還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通過連接件連接到阻泥板上。
上述結構中,當所述履帶輪行駛在淤泥中,前進時,司機通過控制所述液壓氣缸來調節所述伸縮桿的伸縮狀態,使得所述阻泥板繞所述支桿做小角度旋轉,從而使得所述阻泥板前方一端升高,后退時,使得所述阻泥板后方一側升高,這樣能有效的在行駛過程中將淤泥排開,保護所述中間曲軸及其相關傳動動力結構不被淤泥包裹從而影響作業。
為了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所述連接件焊接在所述阻泥板上,所述連接件和所述連接桿的一端鉚接在一起,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為了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所述阻泥板是外表面設置為凹面的鋼板,便于阻泥。
為了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所述阻泥板傳動板設置為L型,所述阻泥板傳動板焊接在所述阻泥板的上表面。
為了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所述支桿的一端鉚接到所述阻泥板傳動板上,便于所述阻泥板在所述伸縮軸的調節下轉動,所述支桿的另一端焊接到所述固定板上。
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中的浮箱履帶不僅可以實現水中和陸地作業,阻泥板的設置也方便了在淤泥中的作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一種便于淤泥中行走的浮箱履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一種便于淤泥中行走的浮箱履帶的阻泥板傳動結構示意圖。
1、浮箱主體;2、履帶輪;3、中間曲軸;4、固定板;5、阻泥板傳動箱;6、阻泥板傳動板;7、阻泥板;8、連接桿;9、連接件;10、液壓氣缸;11、伸縮桿;12、支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學軍,未經王學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9953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軍民兩用電動汽車
- 下一篇:一種垂直起降的飛行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