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離脫力校驗裝置及校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96700.2 | 申請日: | 201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01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世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普天單向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25/00 | 分類號: | G01L25/00;G01L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協眾信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王力強 |
| 地址: | 300404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脫力 校驗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離脫力校驗裝置及校驗方法,所述脫力裝置機械部和電流監視部;所述機械部包括本體和對稱設置在本體上的壓力桿復合結構,所述壓力桿復合結構包括固定設置在本體上導向固定套和受驅動沿導向固定套的軸向旋轉或受驅動沿導向固定套的軸向上下移動的螺旋轉向壓力桿,所述螺旋轉向壓力桿包括水平段和豎直段,所述豎直段的中部穿過導向固定套、底端連接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的底端固定設有拉桿,所述水平段的末端設有用于向M驅動軸施壓的自動定向壓頭和內球面壓板;所述電流監視部的不同的端子件采用并聯的方式,電源的正極引入端接入本體,引出端與端子連接,形成并聯電路并接入報警裝置。本發明可實現在線全頻次檢測產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離脫力校驗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離脫力裝置及校驗方法,用于電機行星輪軸總成的M驅動軸的離脫力檢測。
背景技術
目前對離脫力的校驗方法有兩種:1)單點逐一檢測法。利用簡單機械加力機構,配以壓力傳感器,以手動方式對測試點逐一進行檢測。特點為:裝置簡單,易于操作,但效率低,不適宜做全頻次檢測。2)多點同時檢測法。導入電子測控系統,配以機械加力機構,以自動方式一次完成多點檢測。特點為:高效率,適宜做全頻次檢測,但系統的造價很高,對使用和維護的條件要求較為苛刻,使用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離脫力校驗裝置及校驗方法,具有結構簡單、工作高效、低造價、使用低成本和維護便利的優點,本發明的融機電為一體的自動裝置可取代上述兩種檢測方法,并適用于全頻次檢測。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離脫力校驗裝置,包括機械部和電流監視部;
所述機械部包括本體、設置在本體上的用于放置待測工件的槽位和對稱設置在本體上的N(N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個受驅動上下移動的螺旋轉向壓力桿,所述螺旋轉向壓力桿上設有用于向待測工件的滾柱施壓的壓頭結構;
所述電流監視部包括電源、報警裝置和與所述螺旋轉向壓力桿相同個數的端子,所述端子受滾柱驅動通電,不同的端子件采用并聯的方式,所述電源的正極引入端接入本體,引出端與端子連接,形成并聯電路并接入報警裝置。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N=4。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壓頭結構包括自動定向壓頭和設置在所述自動定向壓頭一側的內球面壓板,所述自動定向壓頭為底端設有一向所述M驅動軸施壓的施壓平面的球體結構,所述自動定向壓頭的頂端通過定位螺釘固定在螺旋轉向壓力桿末端。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本體上設有端子座,所述端子的底端通過壓縮彈簧設置在端子座內,所述端子的頂端受到下降的的滾柱的施壓,可將報警電路接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螺旋轉向壓力桿受驅動旋轉,使得壓頭結構位于端子的正上方或偏轉90°,當壓頭結構位于端子的正上方時便于向待測工件施壓,當壓頭結構轉90°時,便于將待測試的工件放置在所述本體的工件槽內或將其取出,如此使得待測工件的取放更加便利,并可減小裝置中相關結構的尺寸。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螺旋轉向壓力桿包括豎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壓頭結構設置在所述水平段的末端,所述豎直段的中部設置在所述本體上導向固定套內,所述豎直段的末端為施力端,外壁上設有直線槽和螺旋槽連接而成的滑槽,所述導向固定套上固定設有與所述滑槽滑動連接的螺釘銷。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施力端受液壓驅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豎直段的末端固定設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的底端固定設有受液壓驅動的拉桿。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豎直段的底端穿過連接套上的開口延伸至所述接套內的空腔內,所述開口內嵌有軸用擋圈,所述豎直段的末端螺接有螺母,所述豎直段末端外部還套有平墊和彈墊,所述平墊和彈墊設置在所述螺母與連接套的內壁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普天單向器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普天單向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967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