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效
申請號: | 201810495632.8 | 申請日: | 2018-05-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331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發明(設計)人: | 莫羅·富爾諾;沃洛季米爾·森科維斯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諾瓦爾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10K50/16 | 分類號: | H10K50/16;H10K50/165;H10K50/30;H10K85/6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郭國清;穆德駿 |
地址: | 德國德***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電致發光 器件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含第一電極、至少一個第二電極、至少一個發光層和至少一個電子傳輸區域,其中所述發光層和所述電子傳輸區域布置在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和所述第一電極之間,并且所述電子傳輸區域布置在所述發光層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電極之間,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電子傳輸區域包含:第一電子傳輸層,所述第一電子傳輸層優選不包含n型摻雜劑;和性能增強層,所述性能增強層在1200nm的波長處具有≤1.6的折射率;其中所述第一電子傳輸層布置在所述發光層和所述性能增強層之間;并且所述性能增強層布置在所述第一電子傳輸層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電極之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背景技術
OLED的光提取效率僅為OLED器件中產生的全部光的25%。通過使用文獻中已知的低折射率材料可獲得OLED器件的改善的光提取效率。已知的是需要相當高濃度的低折射率材料(50%)來顯著降低有機層的有效折射率并明顯地增加光提取效率。
另一方面,將高濃度的低折射率材料引入到電荷輸送層中可能導致這些層的電荷傳輸性質的強烈損失,導致OLED器件的較高的電壓、降低的效率和最終的較低的工作穩定性。
US 2007/114919中描述了低折射率材料的使用,證明了低折射率材料在p型摻雜的空穴傳輸層和發光層中的效果。這里,效率的改善伴隨著OLED器件的電壓增加。有關器件耐用性和使用壽命的信息未在US 2007/114919中給出。此外,在US 2007/114919中沒有發現應用于電子傳輸區域的實例。
倍半硅氧烷作為低折射率材料在OLED中的使用描述于WO 2002/1005971中。然而,在WO 2002/1005971中既沒有公開低折射率層的電子傳輸也沒有公開低折射率層的氧化還原摻雜。氟代倍半硅氧烷與層壓涂層結合用于太陽能電池公開于WO 012/053414中,并且氟代倍半硅氧烷與電解質或電極組件結合用于固態電池公開于WO 2016/017527中。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克服了現有技術缺點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特別是提供包含高濃度的低折射率材料但同時避免電荷傳輸性質中的缺點、較高的電壓、降低的效率和較低的工作穩定性和耐用性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該目的通過包含以下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來實現:至少一個第二電極、第一電極、至少一個發光層和至少一個電子傳輸區域,其中所述發光層和所述電子傳輸區域布置在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電極之間,并且所述電子傳輸區域布置在所述發光層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電極之間,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電子傳輸區域包含a)第一電子傳輸層,所述第一電子傳輸層優選不包含n型摻雜劑;和b)性能增強層,所述性能增強層在1200nm的波長處具有≤1.6的折射率;其中所述第一電子傳輸層布置在所述發光層和所述性能增強層之間;所述性能增強層布置在所述第一電子傳輸層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電極之間。
在具有僅一個第一電極和僅一個第二電極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例如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情況下,所述第一電極可以是陽極,并且所述第二電極可以是陰極。在具有多于兩個電極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例如有機電致發光晶體管的情況下,所述第一電極可以是柵電極(控制電極),所述第二電極中的一個可以是源電極(電子電極),而所述第二電極中的另一個可以是漏電極(空穴電極)。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還包含至少一個空穴傳輸區域。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空穴傳輸區域布置在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電極之間。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空穴傳輸區域布置在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發光層之間。根據另一個實施方式,所述發光層布置在所述空穴傳輸區域和所述電子傳輸區域之間。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電子傳輸區域還包含電子注入中間層,其中所述電子注入中間層布置在所述第一電子傳輸層和所述性能增強層之間。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是有機發光二極管或有機電致發光晶體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諾瓦爾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諾瓦爾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956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