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定頻空調器壓縮機配管振動的仿真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94640.0 | 申請日: | 201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37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磊鑫;李越峰;董維;夏培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管 壓縮機 模態分析 定頻空調器 元模型 響應分析 邊界條件 仿真評價 評價標準 試制 判定 壓縮機運行頻率 施加 技術方案要點 固有頻率 重新確定 定量化 加工 評判 優化 | ||
本發明涉及定頻空調器壓縮機配管領域。本發明解決了目前定頻空調器配管模態分析不能定量化且針對配管模態分析不能對離壓縮機運行頻率相近的配管固有頻率點進行準確評判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定頻空調器壓縮機配管振動的仿真評價方法,其技術方案要點為:首先確定準確的壓縮機配管有限元模型;其次對確定的有限元模型施加邊界條件并對其進行模態分析;然后判定模態分析結果是否符合配管模態分析評價標準,若符合,則壓縮機配管進行試制加工,否則對確定的有限元模型施加邊界條件和載荷激勵并對其進行諧響應分析;然后判定諧響應分析結果是否符合配管諧響應分析評價標準,若符合,則壓縮機配管進行試制加工,否則優化配管結構后重新確定有限元模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定頻空調器壓縮機配管技術,特別涉及對定頻空調器壓縮機配管振動進行仿真并建立定量化的仿真評價標準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空調行業中,對定頻空調器壓縮機配管的仿真都只是進行模態分析,進而以模態分析得出的配管固有頻率與壓縮機運行頻率之間距離的遠近去評價配管振動是否良好。該方法雖然能夠在配管設計過程中對配管優化進行指導,從而降低配管振動,但是該方法在某些情況下存在局限性。該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兩點:第一,缺乏明確量化的指標去評估配管設計方案的振動情況,例如,經過模態分析后,配管固有頻率與壓縮機運行頻率之間具體相差多少赫茲才能保證配管振動情況良好;第二,缺乏對配管固有頻率中離壓縮機運行頻率相近的固有頻率點處配管振動狀態的準確評價,例如,經過模態分析得出配管的固有頻率中存在與壓縮機運行頻率相近的頻率點,但是配管的實際振動情況良好,這是因為模態分析中與壓縮機運行頻率相近的固有頻率相對應的模態振型沒有被激發,僅僅通過模態分析去評判配管設計方案的振動情況會導致在配管優化過程中對好的配管設計方案做出錯誤的評判。
因而,針對現階段對定頻空調器壓縮機配管的仿真設計僅僅只依靠模態分析的這種非定量化方法,提出一種定量化的配管仿真設計方法,定量描述模態分析結果,并對與壓縮機運行頻率相近的固有頻率點的振型能否能被激發提供相應的判據,在本行業將是大勢所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定頻空調器壓縮機配管振動的仿真評價方法,解決目前定頻空調器配管模態分析不能定量化且針對配管模態分析不能對離壓縮機運行頻率相近的配管固有頻率點進行準確評判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定頻空調器壓縮機配管振動的仿真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確定準確的壓縮機配管有限元模型;
b.對確定的有限元模型施加邊界條件并對其進行模態分析;
c.判定步驟b中的模態分析結果是否符合配管模態分析評價標準,若符合,則進行步驟f,否則進行d步驟;
d.對確定的有限元模型施加邊界條件和載荷激勵并對其進行諧響應分析;
e.判定步驟d中諧響應分析結果是否符合配管諧響應分析評價標準,若符合,則進行步驟f,否則優化配管結構后返回步驟a;
f.壓縮機配管進行試制加工。
具體地,步驟a中,所述壓縮機配管有限元模型包括壓縮機、橡膠腳、四通閥、吸氣管、排氣管、四通閥與換熱器之間的連接管以及四通閥與截止閥之間的連接管,所述橡膠腳的個數為三個。
進一步地,步驟b中和步驟d中,所述邊界條件為三個橡膠腳底面的固定全約束和兩個連接管各個邊界管口的固定約束。
具體地,步驟b中,所述模態分析中只分析壓縮機配管的前20階固有頻率。
再進一步地,步驟c中,所述配管模態分析評價標準為:模態分析得出的壓縮機配管固有頻率與壓縮機運行頻率之差的最小絕對值要不小于10Hz。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946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