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溶性二甲基姜黃素脂質體熒光探針的制備及其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94501.8 | 申請日: | 201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228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正義;邵丹迪;殷樂;肖唐鑫;孫小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2 | 分類號: | C09K11/02;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諾創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志慧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溶性 甲基 姜黃 脂質體 熒光 探針 制備 及其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熒光探針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檢測Fe3+的熒光探針的制備及其檢測方法。具體涉及二甲基姜黃素脂質體,其制備過程簡單,反應條件容易控制,制備的熒光探針具有優良的光學性能和光學穩定性,采用熒光淬滅法檢測Fe3+后發現對Fe3+有良好的識別性能,抗干擾能力強,且可用于純水介質中Fe3+的分析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熒光探針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溶性二甲基姜黃素脂質體熒光探針的制備及其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鐵作為生命體系中必須的微量元素,對蛋白質的合成、酶促轉化、氧氣的輸送以及細胞的代謝等許多生理以及病理過程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過多或過少的Fe3+都會干擾細胞內穩態,導致例如貧血、阿爾茲海默癥、糖尿病、帕金森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因此Fe3+的檢測對早期預防、診斷和治療這些疾病有著深遠的意義。目前常用檢測Fe3+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譜法和伏安法等,但這些儀器操作復雜且使用成本高。與其他分析檢測方法相比,熒光探針法具有操作簡單快速、使用成本低廉、選擇性和靈敏度高等優點,其在生物、醫學、化學以及環境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近年來對于Fe3+熒光探針的研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如萘酰亞胺型、香豆素類、羅丹明B型、BMC衍生物以及等都對Fe3+有很好的熒光識別性能。但這些探針分子是生物不相容的,只能溶于有機溶劑,無法在純水體系中進行熒光識別,因此開發水溶性的Fe3+熒光探針,將突破其在環境、生物領域應用的局限性。但一些水溶性分子熒光探針的制備方法復雜、成本高、毒性大,因此設計、開發一種對Fe3+具有高選擇性、制備簡單且無毒或低毒的水溶性熒光探針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二甲基姜黃素(ASC-J9)作為天然姜黃素的重要衍生物之一,具有抗炎、抗腫瘤等作用且毒副作用小。目前對二甲基姜黃素探針檢測方法中只涉及到的紫外光譜檢測,步驟繁瑣、分析時間較長,并且由于二甲基姜黃素水溶性差,且只能溶于有機溶劑,無法在純水體系中進行識別。因此開發水溶性的Fe3+熒光探針,并檢測其純水體系中熒光識別性能,突破了二甲基姜黃素在環境、生物領域應用的局限性,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對于本發明制備出的水溶性二甲基姜黃素脂質體熒光探針在熒光淬滅檢測和性能等方面尚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檢測Fe3+的水溶性ASC-J9脂質體的分子熒光探針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克服現有檢測Fe3+的分析方法上的不足,提供一種檢測簡單,選擇性好,且能快速檢測Fe3+的ASC-J9脂質體水溶性熒光探針的檢測方法。
一種水溶性二甲基姜黃素脂質體熒光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制備步驟為:
(1)將天然磷脂、膽固醇、二甲基姜黃素溶解于50mL~200mL的有機溶劑中,減壓蒸餾旋蒸掉有機溶劑,使瓶壁形成一層薄膜;
其中天然磷脂與膽固醇質量比例為:3:1~15:1,天然磷脂與二甲基姜黃素質量比例為:1000:5~1000:50,最佳原料的質量比為:天然磷脂:膽固醇:二甲基姜黃素=1000:100:10。有機溶劑為乙醇、甲醇或者乙腈,最佳的選用乙醇。
(2)加入50~200mL的水,將步驟(1)中形成的薄膜慢慢溶解,直至形成脂質體的懸浮液;并且在一定的溫度孵化若干小時;
其加入水的體積為50mL~200mL,最佳為150mL;孵化溫度30~70℃,最佳為60℃;孵化時間為2~5h,最佳為3h。
(3)將步驟(2)中形成的脂質體懸浮液進行超聲分散,減小其粒徑,高速離心后取上層清液,得到水溶性二甲基姜黃素脂質體熒光探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945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