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致雛鵝痛風的新型鵝星狀病毒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94051.2 | 申請日: | 201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601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唐熠;刁有祥;田家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7/00 | 分類號: | C12N7/00;C07K16/02;A61K39/12;A61P31/14;C12R1/93 |
| 代理公司: | 濟南譽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 地址: | 271018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致 痛風 新型 星狀 病毒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鵝星狀病毒,該病毒已于2018年4月26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編號為:CCTCC NO:V201808。本發明提供的該新型鵝星狀病毒,對目前流行的以雛鵝痛風為主要病癥的鵝星狀病毒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以該新型鵝星狀病毒株制備的滅活疫苗安全性好,保護率達100%,能夠對新分離的鵝星狀病毒變異株提供完全保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禽星狀病毒毒株的分離和應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致雛鵝痛風的新型鵝星狀病毒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星狀病毒(AStV)是一類無囊膜、呈球形、直徑為28-30nm的單股正鏈RNA病毒,基因組具有感染性,長6.4-7.9kb,該病毒的感染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可引起人或動物的腸炎、腹瀉,有的伴有嘔吐和腹痛。星狀病毒科根據感染宿主的不同可分為哺乳動物星狀病毒屬和禽星狀病毒屬,禽星狀病毒可以引起禽類發生多種疾病,其臨床表現因病毒毒株、毒力或感染宿主的不同而有差異。
2017年2~12月,我國山東、安徽、江蘇、遼寧、河南及廣東等地雛鵝群爆發了一種以痛風為主要特征的傳染性疾病。該病主要發生于5~20日齡的雛鵝,病鵝內臟器官及關節腔發生嚴重的尿酸鹽沉積,死亡率最高可達50%,給養鵝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對于該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因此,從病原入手,進一步研究分子致病機理和病毒變異機理,開發相應疫苗是防控該傳染性疾病的關鍵。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致雛鵝痛風的新型鵝星狀病毒及其應用。
具體的,本發明涉及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株鵝星狀病毒,該病毒已于2018年4月26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簡稱CCTCC),地址為:中國武漢,武漢大學,其保藏編號為:C CTCCNO:V201808。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鵝星狀病毒在制備預防雛鵝痛風的疫苗中的應用。所述雛鵝痛風是由保藏編號為:CCTCC NO:V201808的新型鵝星狀病毒引起的。
優選的,所述疫苗為滅活疫苗或減毒活疫苗;更優選的,所述疫苗為滅活疫苗。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鵝星狀病毒在制備治療雛鵝痛風的卵黃抗體中的應用。所述雛鵝痛風是由保藏編號為:CCTCC NO:V201808的新型鵝星狀病毒引起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鵝星狀病毒N-AStV-SDPY株,對目前流行的以雛鵝痛風為主要病癥的傳染性疾病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以鵝星狀病毒N-AStV-SDPY株制備的滅活疫苗安全性好,保護率達100%,能夠對新分離的鵝星狀病毒變異株提供完全保護。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病毒分離株N-AStV-SDPY接種鵝胚病變:A正常生長狀態下的鵝胚;B為SDPY分離株導致的鵝胚病變。
圖2:PCR鑒定結果;圖中,M為2000bp Marker,泳道1為空白對照,泳道2為AstV,泳道3為AstV,泳道4為AIV,泳道5為NDV,泳道6為ARV,泳道7為GPV,泳道8為GpoV,泳道9為GoCV。
圖3:本發明的病毒分離株N-AStV-SDPY病毒基因組中ORF1a基因遺傳進化分析。
圖4:本發明的病毒分離株N-AStV-SDPY病毒基因組中ORF1b基因遺傳進化分析。
圖5:本發明的病毒分離株N-AStV-SDPY病毒基因組中ORF1c基因遺傳進化分析。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農業大學,未經山東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940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