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徑向基神經網絡對癲癇腦電圖信號進行分類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89968.3 | 申請日: | 2018-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649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麗;季云峰;匡亮;高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于忠洲 |
| 地址: | 21415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類 徑向基網絡 徑向基神經網絡 腦電圖信號 誤差準則 不敏感 分類器 癲癇 并行訓練 多分類器 神經網絡 數學模型 訓練算法 訓練子集 貢獻率 權重 算法 隱層 分配 | ||
1.利用徑向基神經網絡對癲癇腦電圖信號進行分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建立徑向基網絡的數學模型;
步驟2,對徑向基網絡的隱層節點進行估計;
步驟3,定義不敏感損失誤差準則;
步驟4,基于ε-不敏感誤差準則和結構風險的徑向基網絡訓練;
步驟5,利用集成的ε-RBF-NN訓練算法進行訓練和分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徑向基神經網絡對癲癇腦電圖信號進行分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建立徑向基網絡的數學模型為:
式(1)中,x∈Rd為網絡輸入向量,ci∈Rd為網絡隱藏層節點的徑向基函數中心向量,wi為網絡隱層與輸出節點之間的連接權值,||.||表示范數,可取歐幾里德范數,Φ(.)為徑向基函數,完成從Rd→R1的非線性轉變,具體形式為:
式(2)中,δi為寬度值,在徑向基網絡的數學模型中,要學習的參數有三種,即隱層節點隱層徑向基函數寬度值δi以及隱層和輸出層的連接權值wi。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徑向基神經網絡對癲癇腦電圖信號進行分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對徑向基網絡的隱層節點進行估計的具體步驟為:
對于徑向基神經網絡的隱層中心點參數ci和寬度值δi,使用模糊C均值聚類算法進行估計如下:
式(3)和(4)中,uji為樣本xj隸屬于第i個類的隸屬度,h是一個可調的縮放參數,在徑向基網絡中,一旦隱層參數被估計,則令:
Pg=[w1,…,wQ]T (5c)
通過公式(5a)-(5c)將公式(1)的徑向基網絡映射函數轉換為如下表達式:
由公式(6)得出,當徑向基網絡的隱層節點被估計后,網絡的輸出可表示為一個線性模型的輸出,于是將網絡參數的學習轉化為線性模型之參數學習問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徑向基神經網絡對癲癇腦電圖信號進行分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定義不敏感損失誤差準則的具體步驟為:
給定標量g和向量G=[g1,g2,...,gd]T相應的ε-不敏感損失分別如式(8)和式(9)所示:
對于公式(6)所示的線性模型,其對應的ε-不敏感損失誤差準則定義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徑向基神經網絡對癲癇腦電圖信號進行分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基于ε-不敏感誤差準則和結構風險的徑向基網絡訓練的具體步驟為:
對于公式(10),給定數據集{xgi,yi},由于不等式不總是滿足,因此引入松弛變量ξi+≥0和ξi-≥0,可得到如下約束:
利用公式(10)和公式(11)所示的準則函數可等價地表示為:
基于上述等價準則函數,引入結構風險正則項,公式(12a)和(12b)改進為:
式中,τ>0用來平衡經驗誤差項和表示結構風險的正則化項的影響,對于公式(13a)和(13b)中參數τ和ε采用交叉驗證法來確定其最優值,對于公式(13a)和(13b)利用拉格朗日優化可得到其對偶問題:
根據對偶理論,利用公式(14)得到最優解進一步得到公式(13)對應的最優解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徑向基神經網絡對癲癇腦電圖信號進行分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利用集成的ε-RBF-NN訓練算法進行訓練和分類的具體步驟為:
首先,進行多次訓練以獲得多個分類器的訓練精度;其次,選擇Q個分類器并根據訓練的準確性得到每個分類器的權重,并進行權重歸一化;最后,通過公式(16)計算每個樣本的標簽為:
式中,y0為樣本標簽,wi是第i個分類器的權重,xg是輸入向量x是由函數Φ(.)隱射得到的值,是由連接權重wi表示的向量,Q是選定的分類器的個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8996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