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兼顧脫敏、止癢和皮損修復的濕毒凈皮膚抗菌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77368.5 | 申請日: | 2018-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96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6 |
| 發明(設計)人: | 馬德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德強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7/00;A61P17/04;A61P31/10;A61P37/08;A61K31/155;A61K31/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燕麥 葡聚糖 提取物 玉米油 醋酸氯已定 丙三醇 水楊酸 乙醇 皮膚抗菌劑 脫敏 止癢 葡萄糖 禾本科植物 全草提取物 重量百分比 修復 單糖組成 廣譜抗菌 脂肪油 榨取 中藥材 皮膚 安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兼顧脫敏、止癢和皮損修復的皮膚抗菌劑,原料:乙醇、醋酸氯已定、水楊酸、丙三醇、玉米油、葡聚糖、燕麥提取物及水,所述乙醇、醋酸氯已定、水楊酸、丙三醇、玉米油、葡聚糖、燕麥提取物及水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40%的乙醇、0.3%的醋酸氯已定、2.5%的水楊酸、5%的丙三醇、6%的玉米油、3%的葡聚糖、1%的燕麥提取物及42.2%的水,所述葡聚糖是一種由葡萄糖為單糖組成的同型多糖,所述玉米油為中藥材及其種子經榨取后得到的一種脂肪油,所述燕麥提取物為禾本科植物燕麥的全草提取物,該皮膚抗菌劑,具有卓超的皮膚廣譜抗菌功效,同時還具有快速、高效及安全的脫敏、止癢和修復皮損的功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皮膚病的抗菌修復制劑類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兼顧脫敏、止癢和皮損修復的皮膚抗菌劑。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廣,而帶來的卻是自然環境與人們生活環境的日益惡化,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里,由于垃圾泛濫、空氣流通性差、室內清潔不到位、濕度較大和通風較差的情況下,一些沒有經常打掃到的角落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下會產生一些細菌和病菌,而這些細菌和病菌會附著塵埃漂浮在空中,隨著空氣的流通到處飄散,進而附著到人的皮膚上,尤其是在人們皮膚裸露較多的夏天,經過會因此患上皮膚類疾病。
為了預防皮膚類疾病的發生,人們在沐浴或者休息時,常會在皮膚上涂抹皮膚抗菌劑,用以殺滅皮膚上的細菌和病菌。但是目前用于皮膚抗菌的制劑很多,但在有效抗菌的同時還能兼顧脫敏、止癢和皮損修復的卓越功效,真正受到臨床醫生和患者歡迎的產品非常少。因此,設計一種兼顧脫敏、止癢和皮損修復的皮膚抗菌劑是很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兼顧脫敏、止癢和皮損修復的皮膚抗菌劑,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兼顧脫敏、止癢和皮損修復的皮膚抗菌劑,原料:乙醇、醋酸氯已定、水楊酸、丙三醇、玉米油、葡聚糖、燕麥提取物及水。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乙醇、醋酸氯已定、水楊酸、丙三醇、玉米油、葡聚糖、燕麥提取物及水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40%的乙醇、0.3%的醋酸氯已定、2.5%的水楊酸、5%的丙三醇、6%的玉米油、3%的葡聚糖、1%的燕麥提取物及42.2%的水。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水采用的是離子水。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葡聚糖是一種由葡萄糖為單糖組成的同型多糖。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燕麥提取物為禾本科植物燕麥的全草提取物。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玉米油為中藥材及其種子經榨取后得到的一種脂肪油。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水楊酸為一種白色針狀晶體或毛狀結晶性粉末。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該皮膚抗菌劑是通過獨特的工藝制備而成,自然無害,特別是在針對真菌類皮癬,例如足癬、股癬、體癬或頭癬等,通常僅需外涂1至2次即可完全消除,對各種因皮膚反復瘙抓引起的皮膚增厚、粗糙、劇癢、呈皮革樣變、淀粉樣變或皮鞘樣變的頑固瘙癢類皮膚疾病,療效非常卓超,同時還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的脫敏、止癢和修復皮損的功效,適合推廣及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德強,未經馬德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773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