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吸式空氣輔助霧化雙燃料噴嘴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71003.1 | 申請日: | 2018-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39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03 |
| 發明(設計)人: | 齊秀龍;王俊;曹天澤;張晨曦;張國強;李名家;李雅軍;冉軍輝;王永貴;任艷平;王威;劉超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23R3/36 | 分類號: | F23R3/36;F23R3/38 |
| 代理公司: | 大慶禹奧專利事務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楊曉梅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氣 輔助 霧化 燃料 噴嘴 | ||
1.一種自吸式空氣輔助霧化雙燃料噴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態燃料旋流霧化組件、空氣輔助旋流霧化組件、可拆卸壓緊固定組件、防止積碳氣冷組件、中部側罩(3)、上部側罩(5)、外罩(14)、氣態燃料接口(4)、液態燃料接口(1)和霧化空氣接口(2)及噴嘴殼體(8);所述液態燃料旋流霧化組件包括液態燃料旋流器(12)和液態燃料噴口(17);所述空氣輔助旋流霧化組件包括霧化空氣旋流器(13)和空氣噴口(6);所述液態燃料旋流器(12)安裝于霧化空氣旋流器(13)內;所述防止積碳氣冷組件包括隔熱內罩(7)、噴嘴殼體(8)前部的翅片(32)和翅片式流道(31);所述液態燃料接口(1)的液態燃料入口(23)和霧化空氣接口(2)的霧化空氣入口(24)內分別安裝有氣液兩用濾芯(28)和可拆卸止動環(2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式空氣輔助霧化雙燃料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4)與隔熱內罩(7)焊接,外罩(14)上設有10個氣態燃料出口(15),氣態燃料出口(15)的軸線方向與液態燃料噴口(17)的軸線方向的夾角為30°;所述氣態燃料出口(15)每2個為1組,每組的2個氣態燃料出口(15)成12.5°角,且圍繞液態燃料噴口(17)的中心軸周向均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式空氣輔助霧化雙燃料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態燃料旋流器(12)通過插接嵌套于霧化空氣旋流器(13)的內腔,二者通過可拆卸壓緊固定組件按額定力矩的方式固定于噴嘴殼體(8)內;所述可拆卸壓緊固定組件包括封蓋(10)、墊片(9)和螺塞(11),螺塞(11)采用雙頭直螺紋的連接方式,其一端與噴嘴殼體(8)固定,以擠壓方式壓緊并固定液態燃料旋流器(12)和霧化空氣旋流器(13),另一端與墊片(9)和封蓋(10)按額定力矩的方式連接至噴嘴殼體(8)的端面,共同組成液態燃料旋流通道和輔助旋流霧化空氣通道;所述液態燃料旋流器(12)與霧化空氣旋流器(13)的內壁形成了第二液態燃料通道(3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式空氣輔助霧化雙燃料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殼體(8)上設有第一液態燃料通道(25)和第一霧化空氣通道(26),噴嘴殼體(8)的內腔內壁面與霧化空氣旋流器(13)外壁面形成了第二霧化空氣通道(3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式空氣輔助霧化雙燃料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側罩(5)、中部側罩(3)和噴嘴殼體(8)形成了第一氣態燃料通道(20)、第二氣態燃料通道(21)和第三氣態燃料通道(2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式空氣輔助霧化雙燃料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內罩(7)上設有防積碳空氣入口(27)和與防積碳空氣入口(27)垂直相間排布的6個第四氣態燃料通道(3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式空氣輔助霧化雙燃料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態燃料旋流器(12)的旋流槽旋向與霧化空氣旋流器(13)的旋流槽旋向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吸式空氣輔助霧化雙燃料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態燃料接口(4)、液態燃料接口(1)和霧化空氣接口(2)采用內錐面外螺紋的密封連接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7100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孔板式空氣霧化噴嘴
- 下一篇:基于高重頻激光的超燃沖壓發動機及其燃燒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