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桑枝編織品防霉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61185.4 | 申請日: | 2018-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391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維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阜南縣金威工藝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7L3/00 | 分類號: | B27L3/00;B27K5/04;B27K3/02;B27K3/52;B27K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 地址: | 236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桑枝 編織品 防霉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桑枝編織品防霉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將裁剪成型的桑枝放入烘箱中,45?48℃的環境中烘烤處理5?6小時,取出后,立即放入去皮液中,進行去皮處理;(2)將去皮處理后的桑枝放入烘箱中,烘干至內部含水率為6?10%后,將其放入防霉液中,浸泡處理9?10小時后,再次烘干處理,然后將桑枝編織成型。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桑枝編織品防霉處理方法,綠色環保,工藝簡單,處理后的桑枝,其原有的各項優異性能不會被破壞,但是具有極其優異的防霉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桑枝編織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桑枝編織品防霉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栽培桑樹最早的國家,桑樹資源豐富。自古以來,桑樹資源就是藥食兩用的珍貴材料。桑枝中營養物質豐富,纖維素、粗蛋白、果膠的含量都非常高。經試驗測定,桑枝韌皮部的粗蛋白、半纖維素、纖維素、木質素及灰分的含量分別為5.44%,23.02%,51.88%,18.18%,1.57%。木質部的木質素、半纖維素、多戊糖、灰分的含量分別為19.11%、78.83%,21.76%,2.32%。桑枝因其染色性能優異、力學強度高、編織難度低,在編織工藝品領域常常采用桑枝作為編織材料,但是桑枝編織品存在著易發霉的技術缺陷,現有技術中的防霉技術,對桑枝進行處理后,無法達到很好的防霉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桑枝編織品防霉處理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桑枝編織品防霉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1)將裁剪成型的桑枝放入烘箱中,45-48℃的環境中烘烤處理5-6小時,取出后,立即放入去皮液中,進行去皮處理,其中去皮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17-22份聚丙二醇2000、9-14份六氟磷酸鈉、11-16份N,N-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鹽酸鹽、4-10份異檸檬酸三鈉鹽、260-280份水;
(2)將去皮處理后的桑枝放入烘箱中,烘干至內部含水率為6-10%后,將其放入防霉液中,浸泡處理9-10小時后,再次烘干處理,然后將桑枝編織成型,其中防霉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01:按重量份計,將19-22份六水合硝酸鋅、26-30份偏釩酸鈉、0.3-0.5份聚乙烯亞胺加入至180-220份水中,混合均勻后,160-180℃密閉反應3-4小時后,離心得到沉淀,將沉淀洗凈后,烘干,燒結處理,得到納米釩酸鋅;
步驟202:按重量份計,將14-19份納米釩酸鋅、3-8份納米氧化鉍、75-88份1,3-二甲基脲、44-52份聚乙烯亞胺、520-550份水混合均勻后,制得防霉液。
具體地,上述步驟(1)中,去皮液浸泡時的溫度為55-60℃。
具體地,上述步驟201中,燒結處理時的溫度為610-620℃,燒結處理的時間為50-60min。
具體地,上述步驟201中,聚乙烯亞胺的分子量為10000,純度為99%,上述步驟202中,聚乙烯亞胺的分子量為1800,純度為99%。
具體地,上述步驟202中,納米氧化鉍的平均粒徑大小為80nm,純度為99%。
由以上的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阜南縣金威工藝品有限公司,未經阜南縣金威工藝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611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木材去皮裝置
- 下一篇:一種農業施工用劈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