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下生物激光捕撈輔助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58889.6 | 申請日: | 2018-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9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侯曉帆;韓龍;肖林;杜大勇;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夏光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79/00 | 分類號: | A01K7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生物 綠激光 輔助器 捕撈 激光 捕撈器 激光傳輸光纖 捕撈裝置 工作模式 激光輔助 激光掃描 柔性傳輸 柔性結合 掃描圖形 照射方向 大水域 光效應 航行器 趨光性 靈活 綠光 深海 圖樣 聚攏 穿透 魚類 光纖 掃描 吸引 搜集 發射 覆蓋 | ||
1.本發明涉及一種水下生物激光捕撈輔助器。它利用魚類等水下生物對綠激光的天生趨光性,發揮綠激光的水下優越穿透性能、激光柔性傳輸光纖及激光掃描圖樣靈活多變等特點,通過對船/無人航行器載水下生物激光捕撈輔助器工作模式的控制,可靈活改變綠激光在水下的照射方向、掃描范圍、覆蓋深度或掃描圖形等,實現在較大水域中對水下生物的綠光吸引,誘使基于驅光效應而逐漸聚攏起來;也可將不同長度的激光傳輸光纖與捕撈裝置柔性結合于一體,利用捕撈器在不同距離處發射的多點綠激光,吸引其周邊的水下生物進入捕撈器,它是一種可有效提高捕撈效率和便于搜集深海稀少生物的激光輔助手段。
2.權利要求1中,水下生物捕撈激光輔助器由大功率LD綠激光器組、多路光束分束器、激光掃描器、多路傳輸光纖、CCD成像設備、總控制器及捕撈配套設備組成。
3.權利要求2中,大功率LD激光器組由460nm、488nm、510nm、520nm等多波段LD激光器組成,可根據不同水域的水質情況、不同的捕撈深度及不同生物的最佳趨光波長,對大功率LD激光器組的輸出波長、發射功率與組合路數進行選擇;多路光束分束器將大功率LD激光器組的輸出光束分束,通過多路傳輸光纖到達水下捕撈設備的不同距離處,或將其中數路一并投射到激光掃描器上。
4.權利要求2中,激光掃描器為一微小型激光束方向改變裝置,在總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據吸引和引導水下生物進入捕撈范圍的需要。可掃描出各種激光圖形,如直徑逐漸縮小的圓形,吸引激光掃描圈內外附近的魚群不斷向內圈集中;如不同張角的扇形,隨船向兩側發射,以大角度吸引扇形區域內外的魚群,引導其進入捕撈范圍;如成幾條直線狀,向水下平臺后側發射,帶領魚群追隨運動。
5.權利要求2中,多路傳輸光纖由多根不同長度的激光傳輸光纖組成,利用激光傳輸光纖的強抗拉能力,與大型捕撈設備或漁網的邊緣暫時連接在一起,借助不同長度光纖輸出端所發射的激光束,吸引和聚集漁網附近的魚群。
6.權利要求2中,將CCD成像設備設置在靠近捕撈平臺收攏端傳送帶附近,并利用從大功率LD激光器組分出的一路激光作為照射光源,它們共同對傳送帶上通過的魚群依次成像;CCD成像設備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快速找出體積過小者,并發出警報,警示傳送帶旁監測人員將體小者挑出或放回水中,降低水下生物的死亡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夏光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華夏光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5888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釋放海蜇的毛蝦張網及其裝配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生物活餌的收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