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亞鐵離子、硫代硫酸鎂浸金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56000.0 | 申請日: | 201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6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斌;姜濤;李騫;董中林;楊永斌;李科;劉曉亮;高偉;周玉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11/00 | 分類號: | C22B11/00;C22B3/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孝湖 |
| 地址: | 410000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浸金 硫代硫酸鹽 硫代硫酸 含金礦物 亞鐵離子 浸出液 氨水 亞鐵離子溶液 樹脂吸附法 競爭吸附 樹脂表面 水體環境 氧化分解 載金樹脂 傳統的 金回收 鎂溶液 銅離子 消耗量 樹脂 解吸 浸出 消耗 回收 威脅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亞鐵離子、硫代硫酸鎂浸金的方法,向含金礦物中加入亞鐵離子溶液和硫代硫酸鎂溶液將含金礦物中的金進行浸出。該方法消除了Cu(NH3)42+對S2O32?的氧化分解,使硫代硫酸鹽消耗量大幅降低;消除了Cu(S2O3)23?/Cu(S2O3)35?對樹脂吸金的干擾,減弱了其在樹脂表面對金的競爭吸附,有利于浸出液中金的樹脂吸附法回收,而且載金樹脂的解吸可采用簡單的一段工藝;避免了氨水的加入,消除了NH3對大氣和水體環境的威脅。該方法浸金率與傳統的銅離子、氨、硫代硫酸鹽浸金法相當,但其解決了傳統硫代硫酸鹽浸金法硫代硫酸鹽消耗高、環境不友好、浸出液中金回收難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亞鐵離子、硫代硫酸鎂浸金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氰化法技術成熟、工藝簡單、成本低,是目前黃金提取工業中最主要的方法。然而,氰化物劇毒、浸金速率慢且難以處理含銅、碳等復雜金礦。因此,非氰化浸金技術的開發意義重大。硫代硫酸鹽法因浸出劑無毒且價廉、浸金速率快、對含銅和碳等難處理金礦浸出效果好等優點,被廣泛認為是最有潛力的非氰浸金方法。但目前硫代硫酸鹽法仍未能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最主要障礙是硫代硫酸鹽消耗高及浸出液中金回收困難。硫代硫酸鹽浸金的總反應如式(1)所示:
4Au+8S2O32-+O2+2H2O→4Au(S2O3)23-+4OH- (1)
在沒有催化劑存在條件下該反應進行得非常緩慢,當引入Cu2+、NH3后,浸金速率顯著提高。銅氨催化機理為:NH3在陽極催化Au+與S2O32-的配位反應,Cu(NH3)42+在陰極催化O2的還原。但Cu(NH3)42+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同時又容易將亞穩態的S2O32-氧化,使之轉化為SxO62-(x≥3)、SO32-、SO42-等,這是造成S2O32-耗量高的最主要原因。此外,氨的使用也會對環境產生威脅。空氣中NH3的允許濃度是14mg/L,被列入與HCN毒性相似的一類氣體,在水體中NH3的氧化產物硝酸鹽能導致藻類過度生長和污染地下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560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