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維與實景數據可視化方法、裝置與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55909.4 | 申請日: | 201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65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洋;何華貴;楊衛軍;粟梽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T17/00 | 分類號: | G06T17/00;G06T1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黃華蓮;郝傳鑫 |
| 地址: | 5100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維 實景 數據 可視化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三維與實景數據可視化方法、裝置與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采集目標區域的傾斜三維影像數據、實景影像數據以及點云數據;建立所述目標區域的三維模型;將所述傾斜三維影像數據與所述三維模型進行空間匹配融合,生成傾斜三維環境模型;將所述實景影像數據、所述點云數據以及所述三維模型進行匹配融合,生成實景影像環境模型;將傾斜三維環境模型與實景影像環境模型進行坐標匹配融合,生成所述目標區域的三維實景可視化模型。通過該方法能夠實現傾斜三維環境與實景影像的空間融合,從而實現傾斜三維環境與實景影像融合數據的可視化,從而導致視覺參考信息多樣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三維與實景數據可視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三維與實景數據可視化方法、裝置與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城市規劃作為當今城市發展的引導因素,在城市建設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建設項目成倍增長,城市規劃的方法與內容也在不斷創新。在規劃論證與報建流程中,涉及了城市空間與景觀控制的多方面審查,需要把規劃方案嵌入現狀環境,進行諸如城市空間環境控制、城市天際輪廓線控制、景觀控制、場所控制、公共空間控制、沿街界面控制、建筑風貌控制的可視化論證分析。由于傳統的二維平面圖在空間表達效果上有局限性,已逐漸不能滿足當今的需求。基于立體空間的新型三維表達技術將成為新時代城市規劃輔助決策工作的主力支撐技術。
目前,通過建立傾斜攝影三維模型和對連續實景影像數據通過對圖像的透視處理建立模擬真實三維實景,形成對場景的不同表達。但是,現有的傾斜三維與實景影像技術之間相對獨立在空間坐標轉換、點線面覆蓋、投影變換算法上缺少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使得傾斜三維環境與實景影像場景缺乏空間耦合,傾斜三維環境與實景影像場景的可視化具有局限性,從而導致視覺參考信息多樣性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維與實景數據可視化方法、裝置與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能夠實現傾斜三維環境與實景影像的空間融合,從而實現傾斜三維環境與實景影像融合數據的可視化,從而導致視覺參考信息多樣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三維與實景數據可視化方法,包括:
采集目標區域的傾斜三維影像數據、實景影像數據以及點云數據;
建立所述目標區域的三維模型;
將所述傾斜三維影像數據與所述三維模型進行空間匹配融合,生成傾斜三維環境模型;
將所述實景影像數據、所述點云數據以及所述三維模型進行匹配融合,生成實景影像環境模型;
將傾斜三維環境模型與實景影像環境模型進行坐標匹配融合,生成所述目標區域的三維實景可視化模型。
優選地,所述將所述實景影像數據、所述點云數據以及所述三維模型進行匹配融合,生成實景影像環境模型,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實景影像數據拍攝時獲得的立體坐標以及光學角度,計算所述實景影像數據的位置姿態參數;
根據所述實景影像數據的位置姿態參數,將所述點云數據投影到所述實景影像數據中,生成點云全景圖;
將所述三維模型進行點云化處理,生成三維點云模型;
根據所述實景影像數據的位置姿態參數以及所述三維點云模型的三維坐標,計算所述三維點云模型對應所述實景影像數據的像點坐標;
根據所述三維點云模型對應的像點坐標以及所述實景影像數據對應的像素點坐標,建立所述三維點云模型與所述實景影像數據的映射關系;
根據所述三維點云模型與所述實景影像數據的映射關系,將所述三維點云模型投影到所述實景影像數據中,生成全景圖;
將所述點云全景圖與所述全景圖進行融合校正,建立所述實景影像環境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5590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