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屬鈦表面高硬度氧化膜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54979.8 | 申請日: | 201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24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龍;蔣璐瑤;黃偉九;王玥霽;郭勇義;陳琛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8/12 | 分類號: | C23C8/12;C23C8/02;C25F3/2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鄒曉艷 |
| 地址: | 40005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表面 硬度 氧化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金屬鈦表面高硬度氧化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工件的準備:將鈦工件進行攪拌摩擦加工打磨光亮,清洗后進行電解拋光,拋光后進行清洗、干燥表面;攪拌摩擦加工的攪拌針長度為2~4mm,攪拌頭轉速100~200rpm,加工速度20~40mm/min,軸肩下壓量0.3~0.5mm;電解拋光液使用甲醇和高氯酸的混合溶液,所述甲醇和高氯酸的混合溶液中甲醇和高氯酸占混合液的質量百分數分別為80~90%、10~20%;電解拋光參數為拋光溫度為-20~-30℃,拋光電壓為10~30V,拋光時間80~120s;
步驟二、工件熱氧化處理:將拋光后的工件放入熱處理爐進行一定時間的熱氧化處理,熱處理溫度450~600℃,熱處理時間2~3h,然后冷卻至室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鈦表面高硬度氧化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攪拌摩擦加工的攪拌頭軸肩直徑160mm、攪拌針長度3mm、攪拌針根部直徑6mm、端部直徑4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鈦表面高硬度氧化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攪拌摩擦加工的攪拌頭轉速180rpm,加工速度25mm/min,軸肩下壓量0.5mm,攪拌頭傾斜角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理工大學,未經重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5497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