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適配體磁捕獲和直接LAMP的福氏志賀菌可視化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52124.1 | 申請日: | 2018-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14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馮俊麗;田小蘭;沈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商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44 | 分類號: | C12Q1/6844;C12Q1/689;C12Q1/04;C12Q1/68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福氏志賀菌 適配體 捕獲 反應液顏色 可視化檢測 判定結果 現場檢測 制備 核酸適配體 磁珠溶液 技術支撐 特異性強 菌體DNA 靈敏度 目標菌 指示劑 橙色 偶聯 陰性 引物 檢測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適配體磁性捕獲和直接LAMP反應的福氏志賀菌可視化檢測方法,該方法提供了核酸適配體以及LAMP反應所用的引物F3、B3、FIP、BIP;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偶聯適配體的磁珠溶液;目標菌的磁性捕獲;菌體DNA模板的制備;LAMP反應;LAMP反應結束后,使所得的反應液與SYBRI指示劑相混合;如果反應液顏色變為綠色,可判定結果為陽性;如果反應液顏色變為橙色,可判定結果為陰性。本發明的福氏志賀菌檢測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操作簡便、特異性強、靈敏度高、適合現場檢測等優點,為福氏志賀菌的現場檢測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源性致病菌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領域,涉及福氏志賀菌基于核酸適配體的磁性捕獲和基于直接LAMP反應的可視化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志賀氏菌(Shigella)為一類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危害嚴重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也是人類細菌性痢疾最為常見的病原菌,通常稱為痢疾桿菌。人類對志賀氏菌普遍易感,據報道每年全球有1.6億人患病,約有110萬人死亡,絕大多數為5歲以下兒童。在人群密集區,志賀氏菌引起的痢疾爆發和傳播速度很快并且難以控制,常常是群體性食物中毒的罪魁禍首。根據其抗原構造不同,志賀氏菌可分為四個主要類群:痢疾志賀菌、福氏志賀菌、鮑氏志賀菌和宋內氏志賀菌。這四個群中,福氏志賀菌是發展中國家(如中國)的主要流行群。
我國自2005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菌痢的監測,福氏志賀菌的報告病例數一直高居全國法定傳染病的前5位,由該菌所引起的痢疾占總發病率的70%。目前,志賀氏菌檢測的國家標準為微生物檢測法:包含富集、分離、純化和鑒定等步驟。這種檢測方法通常需要將抽查樣品帶回實驗室,通過3-7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整套檢測,既費時費力,又較繁瑣,無法滿足大量樣品快速篩選的要求;此外,志賀氏菌在人體外的存活力較差,只有小部分志賀氏菌可被檢測。為了克服傳統檢測方法的局限,PCR、熒光定量PCR及分子雜交技術已應用于志賀氏菌的檢測。這些分子診斷技術雖具有敏感性及特異性強、可大批量檢測及避免主觀偏差等優點,部分解決了快速檢測的需求,但由于試驗過程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及PCR基因擴增儀、雜交儀等昂貴的儀器設備而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在實際現場應用中還存在許多困難,難以在基層或者貧困地區推廣。因此,開發簡便、快捷、靈敏的福氏志賀菌可視化現場檢測技術十分必要。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LAMP)是2000年由日本Notomi等人發明的一種等溫擴增技術,它起源于核酸擴增原理,針對目的基因的6個區域設計特異性引物,在鏈置換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 largefragment)的作用下,通過65℃保溫1h實現靶基因的高效擴增。LAMP技術最大的優勢還在于擺脫了對貴重儀器設備的依賴,僅僅靠普通水浴鍋或金屬浴即可完成檢測。近年來,人們將LAMP技術進行了改良,在反應前加入染料對擴增結果進行顯色,不需要開蓋檢測,可直接通過肉眼判斷檢測結果,真正實現了可視化檢測。這項改進使得LAMP技術具有良好的現場、野外檢測及資源有限的基層實驗室檢測應用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商大學,未經浙江工商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521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