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豆腐柴干葉片果膠提取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49816.0 | 申請日: | 2018-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590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小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巫山縣天煜奇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B37/06 | 分類號: | C08B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 地址: | 404701 重慶市巫山縣高***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豆腐柴 鮮葉 烘干 果膠提取工藝 果膠 去雜 葉片 沉淀 過濾 清洗 不銹鋼粉碎機 活性炭 保溫脫色 果膠提取 加熱濃縮 熱風循環 原料運輸 烘干箱 加熱 洗滌 貯存 酒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豆腐柴干葉片果膠提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豆腐柴鮮葉進行去雜;對去雜后的豆腐柴鮮葉進行清洗;對清洗后的豆腐柴鮮葉進行烘干;將豆腐柴鮮葉粉碎;加入豆腐柴鮮葉的30?70倍水;將水溫加熱至60?90°;過濾、除去殘渣,初次沉淀出果膠;加入活性炭,保溫脫色;加熱濃縮,然后加入酒精進行沉淀后過濾;進行干燥、烘干和粉碎從而的得到果膠。本實施例中,采用熱風循環進行干燥,通過烘干箱進行烘干,通過不銹鋼粉碎機進行粉碎。通過本發明的提取工藝,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果膠提取率且便于洗滌;另一方面,在提取過程中,原料不易損壞,易貯存;再一方面,降低了原料運輸成本;簡化了提取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取工藝,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豆腐柴干葉片果膠提取工藝。
背景技術
豆腐柴;豆腐柴屬馬鞭草科多年生落葉直立灌木或喬木植物,又名腐婢。別名:豆腐柴、土常山、臭娘子、臭常山、涼粉葉、鐵箍散、六月凍、臭黃荊、觀音柴、虱麻柴、臭茶、小青樹、糯米糊、捏擔糊、墨子稔、豆腐木。
豆腐柴大多高1-3米,個別品種可生長至10米以上。枝圓柱狀,棕褐色,幼枝、枝柄及花序枝密被褐色稍卷曲絨毛,后枝變無毛,具條紋,皮孔較密連成線。葉紙質,揉之有異味,交互對生,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4-11厘米,寬1.5-9.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下延,邊緣上半部具不規則鋸齒,下部全緣,或有時全緣呈微波狀。側脈3-8對,于兩面稍隆起。聚傘花序組成頂生塔形圓錐花序。花萼杯狀,花冠漏斗狀,白色或淡黃色。核果倒卵形至近球形,徑約4-5毫米,熟時紫黑色,光亮,核骨質。生長期3-11月。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現有豆腐柴干葉片果膠提取工藝存在以下缺陷:
1)果膠提取率低且洗滌不方便;
2)在提取過程中,原料易損壞且不易貯存;
3)原料運輸成本較高;
4)提取工藝較為復雜。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能夠有效提高果膠提取率的豆腐柴干葉片果膠提取工藝。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提高果膠提取率的豆腐柴干葉片果膠提取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豆腐柴干葉片果膠提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將豆腐柴鮮葉進行去雜;
S2:對去雜后的豆腐柴鮮葉進行清洗;
S3:對清洗后的豆腐柴鮮葉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60-95°,烘干時間為3-8小時;
S4:將豆腐柴鮮葉粉碎至直徑3mm-15mm;
S5:加入豆腐柴鮮葉的30-70倍水,加入硝酸0.0023-0.003%調整pH為1.3~1.8;
S6:將水溫加熱至60-90°,且保溫水解1-6小時;
S7:過濾、除去殘渣,初次沉淀出果膠;
S8:加入活性炭,保溫脫色1~3小時;
S9:加熱濃縮,然后加入酒精進行沉淀后過濾;
S10:進行干燥、烘干和粉碎從而的得到果膠。
作為優選,S3中,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小時。
作為優選,S4中,豆腐柴鮮葉粉碎至直徑9mm。
作為優選,S5中,豆腐柴鮮葉的50倍水,加入硝酸0.0027%調整pH為1.5。
作為優選,S6中,將水溫加熱至75°,且保溫水解3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巫山縣天煜奇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巫山縣天煜奇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498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