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同向量電流的平行雙回線路電流平衡保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48045.3 | 申請日: | 2018-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95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梁振鋒;吳思奇;張惠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H7/26 | 分類號: | H02H7/26 |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跨線故障 向量 故障相 單回線故障 反向量 電流判別 平衡保護 線路電流 電流突變量 跳閘 保護性能 單相故障 故障選相 兩相故障 三相故障 阻抗元件 幅值比 相電流 選線 平行 | ||
1.一種基于同向量電流的平行雙回線路電流平衡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故障選相:通過合并單元采集到兩回線的電流信息,并計算同向量相電流差突變量,根據計算出的同向量相電流差突變量選出故障相;
具體過程為:
步驟1.1、利用合并單元同時采集到兩回線的電流以及電壓量
步驟1.2、計算同向量電流突變量
表示I回線某一相的電流突變量,表示II回線某一相的電流突變量;
各同向量相電流差突變量分別為:
ΔITAB=|ΔITA-ΔITB|、ΔITBC=|ΔITB-ΔITC|、ΔITCA=|ΔITC-ΔITA|;
步驟1.3、選出ΔITAB、ΔITBC、ΔITCA中最小的數值,將兩個較大數值分別與最小數值相比;
若兩個比值均不小于5,則該故障為單相故障;
否則,該故障不是單相故障,則需判斷:
式(2)中,|△ITmax|=max{△ITAB,△ITBC,△ITCA};|ΔITmin|=min{△ITAB,△ITBC,△ITCA};K1按躲過三相故障時出現的最大比例值整定;
步驟2、故障選線:根據步驟1選出故障相,利用反向量電流突變量幅值和反向量電流突變量與同向量電流突變量的幅值比輔助判別故障相是單回線故障還是跨線故障;
若為跨線故障,利用母線電壓和同向量電流構成阻抗元件判斷保護是否動作;
若為單回線故障,利用同名相電流突變量的幅值大小選出故障線,保護動作跳開斷路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同向量電流的平行雙回線路電流平衡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判別故障相是單回線故障還是跨線故障具體方法為:
當步驟1選出故障相為單相故障,利用反向量電流突變量幅值判別故障相是否為單回線故障;若不是單回線故障,則為跨線故障;
當步驟1選出故障相為兩相故障或三相故障,則先利用反向量電流突變量幅值初步判別故障相是否為單回線故障;再利用反向量電流突變量與同向量電流突變量的幅值比輔助判別故障相是否為跨線故障,若不是跨線故障,則為單回線故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基于同向量電流的平行雙回線路電流平衡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反向量電流突變量幅值判別故障相是否為單回線故障方法為:
測量I回線某一相的電流突變量II回線某一相的電流突變量計算反向量電流突變量為步驟1選出的故障相;
設置反向量電流突變量門檻值ΔIFmin,并比較反向量電流突變量與反向量電流突變量門檻值ΔIFmin;
若大于ΔIFmin,則為單回線故障;
若小于ΔIFmin,則不是單回線故障。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基于同向量電流的平行雙回線路電流平衡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反向量電流突變量與同向量電流突變量的幅值比輔助判別故障相是否為跨線故障具體過程為:判斷是否小于
若小于則為跨線故障;
若不小于則不是跨線故障;
其中,σ依據線路參數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同向量電流的平行雙回線路電流平衡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同名相電流突變量的幅值大小選出故障線具體過程為:
表示I回線某一相的電流突變量,表示II回線某一相的電流突變量,
若則為I回線為故障線;
若則為II回線為故障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基于同向量電流的平行雙回線路電流平衡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2取值為1.05-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4804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