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47905.1 | 申請日: | 2018-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783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E·屈勒;M·諾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13 | 分類號: | H01L23/13;H01L21/5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 地址: | 德國瑙伊***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功率 半導體 模塊 布置 結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包括:
待布置在殼體中的基板(30);
接觸元件(41),其被配置成當所述基板(30)布置在所述殼體內時提供所述殼體的內部與外部之間的電連接;以及
連接元件(50),其被配置成將所述接觸元件(41)連接到所述基板(30),其中,所述連接元件(50)包括:
第一電絕緣層(51),
被配置成將接觸元件(41)附接到所述第一電絕緣層(51)的第二電絕緣層(511),以及
被配置成將所述第一電絕緣層(51)附接到所述基板(30)的第三電絕緣層(5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其中,所述第一電絕緣層(51)包括Al2O3、ZrO2、MgO、CaO、BaO、CeO2、AlN、Si3N4、BeO、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縮丁醛、聚丙烯酸酯、聚酰亞胺、聚降冰片烯、聚醚砜(PES)和復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電絕緣層(511)和所述第三電絕緣層(512)中的至少一個包括非反應性粘合劑和反應性粘合劑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其中,
所述非反應性粘合劑包含聚合物、天然橡膠、聚氯丁二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導電材料和電絕緣材料顆粒中的至少一種;以及
反應性粘合劑包含聚酯樹脂、多元醇、丙烯酸聚合物、環氧樹脂、聚氨酯、聚酰亞胺、氰基丙烯酸酯、導電材料和電絕緣材料顆粒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其中,所述連接元件(50)被配置成提供所述接觸元件(41)與所述基板(30)之間的牢固和可靠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其中,以下中至少一種地配置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
所述第二電絕緣層(511)被配置成提供所述接觸元件(41)與所述第一電絕緣層(51)之間的牢固和可靠連接;以及
所述第三電絕緣層(512)被配置成提供所述第一電絕緣層(51)與所述基板(30)之間的牢固和可靠連接。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電絕緣層(511)的橫截面積小于所述第一電絕緣層(51)的橫截面積的100%、90%、80%或70%。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其中,所述第一電絕緣層(5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30)的方向上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電絕緣層(51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30)的方向上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三電絕緣層(512)在垂直于所述基板(30)的方向上具有第三厚度,其中,具有以下中的至少一種尺寸特征:
所述第一厚度在100μm與1000μm之間;
所述第二厚度在50μm與1000μm之間;以及
所述第三厚度在50μm與1000μm之間。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所述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還包括主襯底(20),其中,
所述主襯底(20)布置在所述基板(30)的表面上;以及
一個或兩個以上半導體本體(42)布置在所述主襯底(20)的背離所述基板(30)的表面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所述功率半導體模塊布置結構還在所述接觸元件(41)與所述主襯底(20)之間包括至少一個電連接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4790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布線基板、布線基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適用于微波功率芯片焊接的底板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