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稻種紙粘結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42384.0 | 申請日: | 2018-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520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于文清;劉文志;李春光;宋曉慧;程芳艷;閆鳳超;王士強;蕭長亮;王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文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強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結劑 腐植酸粉 硼鋅肥 水稻 出苗率 黃泥漿 瓊脂粉 粘結力 掉粒 陰干 斷裂 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 羧甲基纖維素鈉 水稻種植 水稻種子 粘結劑相 粘稠度 外流 濕潤 | ||
水稻種紙粘結劑,它涉及一種粘結劑。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黃泥漿存在粘結力小、韌性差、陰干后易使種紙斷裂導致掉粒出苗率低的技術問題。水稻種紙粘結劑由腐植酸粉、質量濃度為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CMC)水溶液、瓊脂粉和鈣硼鋅肥組成或者水稻種紙粘結劑由腐植酸粉、質量濃度為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和鈣硼鋅肥組成。本發明解決了黃泥漿存在粘結力小、韌性差、陰干后易使種紙斷裂導致掉粒出苗率低的技術問題。從操作性上,添加瓊脂粉使粘結劑的粘稠度適中,添加鈣硼鋅肥使粘結劑更均勻、穩定;與只用腐植酸粉和CMC制成的粘結劑相比較,降低濕潤速度,減少了粘結劑外流的損失;使水稻種子與粘結劑中各種成份接觸更全面。本發明屬于水稻種植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粘結劑。
背景技術
水稻早世代育種材料繁多,為了預防播種混亂,育種者普遍采用種紙育苗的方法。種紙育苗是指把水稻種子粘到可降解育秧膜或紙上后再育苗的方法。其中用作粘結劑的材料主要有黃泥漿、玉米淀粉及改性玉米淀粉。但黃泥漿存在粘結力小,韌性差,陰干后易使種紙斷裂導致掉粒,土中常帶有病菌等缺點,而淀粉及改性淀粉雖然粘結效果很好但是制備工藝繁瑣,成本較高,不利于推廣應用。因此需要制備一種經濟上節約、操作上簡便、又不會影響秧苗素質的種紙粘結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黃泥漿存在粘結力小、韌性差、陰干后易使種紙斷裂導致掉粒出苗率低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水稻種紙粘結劑。
水稻種紙粘結劑由腐植酸粉、質量濃度為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CMC)水溶液、瓊脂粉和鈣硼鋅
)組成,所述腐植酸粉與質量濃度為0.4%-0.6%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1.5:10,瓊脂粉的添加量為腐植酸粉和質量濃度為0.4%-0.6%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總質量的0.05%-0.15%,鈣硼鋅的添加量為腐植酸粉和質量濃度為0.4%-0.6%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總質量的0.05%-0.15%。
水稻種紙粘結劑由腐植酸粉、質量濃度為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和鈣硼鋅組成,所述腐植酸粉與質量濃度為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1.5:10,鈣硼鋅的添加量為腐植酸粉和質量濃度為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總質量的0.05%-0.15%。
本發明解決了黃泥漿存在粘結力小、韌性差、陰干后易使種紙斷裂導致掉粒出苗率低的技術問題。
從操作性上,添加瓊脂粉使粘結劑的粘稠度適中,添加鈣硼鋅使粘結劑更均勻、穩定;與只用腐植酸粉和CMC制成的粘結劑相比較,降低濕潤速度,減少了粘結劑外流的損失;使水稻種子與粘結劑中各種成份接觸更全面。
粘結劑中適宜的CMC濃度是影響出苗率最關鍵的因素,其濃度為0.5%最為適宜。腐植酸對水稻根系生長有促進作用,粘結劑中適宜的腐植酸用量及添加鈣硼鋅肥對水稻秧苗干物質積累有積極影響。通過添加瓊脂粉和磷酸三鈣使粘結劑的粘稠度和穩定性更加理想,操作性進一步優化提升,各個方面完全超越黃土。
本發明中粘結劑的載體腐植酸粉,具有促進種子萌發和根系生長等功能。中微量元素鈣、硼和鋅;低濃度鈣可增強水稻幼苗根系活力,硼對植物根系生長、碳水化合物合成與轉運有著積極的影響,鋅可提水稻產量和改善品質;其中磷酸三鈣還可以起到穩定劑和抗結劑的作用。以羧甲基纖維素鈉(CMC)起主要粘結作用,同時添加了具有增稠作用的瓊脂粉。通過對比水稻秧苗的質量差異,確定粘結劑的最佳配方。
附圖說明
圖1是采用實驗一中實驗1至實驗10的水稻育種用粘結劑水稻出苗率的比較圖;
圖2是采用實驗一中實驗1至實驗10的水稻育種用粘結劑秧苗平均地下干重的比較圖;
圖3是采用實驗一中實驗1至實驗10的水稻育種用粘結劑稻苗單株平均地下干重的比較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未經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423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