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管道運輸的雙離子層潤滑結構、設備及潤滑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41727.1 | 申請日: | 2018-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829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宗津;曹香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明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5/02 | 分類號: | B65G4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送管道 離子層 內置電極 潤滑結構 管道運輸 離子 導聯線 內壁 電源 絕緣連接 啟動電源 物料輸送 后向 混凝土 通電 供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管道運輸的雙離子層潤滑結構、設備及潤滑方法,其中,基于管道運輸的雙離子層潤滑結構包括:電源、第一導聯線、第二導聯線、輸送管道及內置電極;輸送管道用于輸送內含離子的物料,內置電極位于輸送管道內,且與輸送管道絕緣連接;電源用于啟動后向輸送管道及內置電極供電,以使輸送管道內壁與物料之間形成第一離子層,內置電極外表面與物料之間形成第二離子層。本發明提供的潤滑結構,使得如混凝土等內含離子的物料在進行輸送時,只需啟動電源進行通電,即可通過在輸送管道內壁與物料之間形成第一離子層,內置電極外表面與物料之間形成第二離子層進行潤滑,解決了內含離子物料輸送時潤滑成本較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料輸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基于管道運輸的雙離子層潤滑結構、設備及潤滑方法。
背景技術
在物料輸送過程中進行潤滑可以提高物料輸送效率,降低輸送管道的磨損?,F有技術中,用于物料輸送過程中的潤滑方法及結構多種多樣。
以混凝土的輸送為例,現有技術中混凝土在進行泵送前,需要用適量的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潤滑輸送管內壁。且在混凝土進行泵送過程中,通常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泵送劑,所謂泵送劑是指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劑。所謂泵送性能,就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能順利通過輸送管道、不阻塞、不離析、粘塑性良好的性能。
再說用于輸送混凝土或其類似物的泵送裝置,現有技術中有多種,如泵車、車載泵、拖泵、攪拌布料泵車、濕噴機等產品,現有技術中的泵送裝置的結構通常包括:盛放料的料斗、泵送料斗的泵送機構,與泵送機構相連的分配機構,以及與分配機構相連的攪拌機構,其中,對于分配機構來說,現有技術中主要是采用“S閥”或“裙閥”作為分配元件進行分配。
其中,采用S閥時,通過兩個單作用柱塞油缸推動S閥的擺動,實現泵送缸的吸料和排料。S閥通過大、小端支撐環起支撐作用。通過調節螺母,可以使S管軸向移動,從而使套在S閥上的切割環壓緊眼睛板,保證泵送過程中的密封性。
在采用裙閥時,通過兩個單作用的柱塞油缸推動裙閥的擺動,實現泵送油缸的吸料和排料。由于裙閥結構與S閥結構不同,相比之下,裙閥結構泵送時骨料流動阻力較S閥結構小些,但吸料性較S閥結構差些。
通過添加泵送劑或者改進泵送裝置,進行物料輸送潤滑的方式,成本較高。
可見,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管道運輸的雙離子層潤滑結構、設備及潤滑方法,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混凝土輸送過程中潤滑成本較高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管道運輸的雙離子層潤滑結構,其包括:電源、第一導聯線、第二導聯線、輸送管道及內置電極;所述輸送管道用于輸送內含離子的物料,所述內置電極位于輸送管道內,且與輸送管道絕緣連接;所述第一導聯線連接在電源與輸送管道之間,所述第二導聯線連接在電源與內置電極之間;所述電源用于啟動后向輸送管道及內置電極供電,以使輸送管道內壁與所述物料之間形成第一離子層,內置電極外表面與所述物料之間形成第二離子層。
進一步地,所述內置電極通過一個絕緣的連接件固定連接在輸送管道的內壁。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本體及固定軸;所述連接本體呈環形,連接本體的外表面與輸送管道的內壁相貼合;所述固定軸固定在連接本體內側,且穿過內置電極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內置電極開設有一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與所述固定軸位置適配,且固定軸與固定孔過盈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內置電極由金屬材料制作而成,呈梭狀、錐狀、圓柱狀或片狀。
進一步地,所述電源為交流電源,所述第一導聯線與第二導聯線二者之任一為零線,二者之另一為火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明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明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417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